第1972章 封王之议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达和房玄龄的错愕,便继续道:“国师对大隋的功绩,不亚于开国之功,朕此番嘉奖国师,乃是势在必行的。所以你们如今,都仔细的想一想,该如何嘉奖。”
孔颖达道:“陛下,既然是不亚于开国之功,臣认为这一功绩,只能是封王。唯有封王,才能表达陛下对国师的嘉奖。”
杨广听到后,眼前一亮。
封王这是不错的。
如今的大隋,实际上除了靠山王杨林外,其余的异姓王,实际上暂时是没有的。毕竟王爵非同一般,所以直接给王灿封王爵,已然是最大的嘉奖。
杨广道:“你们认为,该封什么王?”
孔颖达正色道:“陛下,臣认为可以封为齐王。这齐国乃是大国,齐王是极为重要的王爵。陛下封国师为齐王,便已经是极大的嘉奖了。”
房玄龄摇了摇头,道:“不,我不赞同封为齐王。”
杨广的目光,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道:“房玄龄,你有什么建议?”
房玄龄道:“大隋开国至今,还从来没有异姓王,尤其是似齐王这般的王爵。臣认为国师有大功,理应封王。不过,敕封为齐王,还是有些不妥。臣的建议是,敕封为鲁王最为合适。鲁国是一小国,但鲁国自古以来,便是文以载道的地方,更讲究礼义尊卑。所以,臣认为鲁王,是最为合适的。”
顿了顿,房玄龄继续道:“陛下器重国师,未必要给国师最好的。因为一旦国师成为齐王,未免树大招风。反倒是鲁王,附和规矩,也不招摇。对于国师来说,鲁王这样的安排,恰恰是最合适的。”
孔颖达听到后,很是诧异的看了房玄龄一眼。
没想到,房玄龄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说实话,他听完房玄龄的话后,也赞同房玄龄的分析,在充分考虑王灿安全的基础上,为了国师府的长治久安,以及为了国师府的荣誉、未来,还是鲁王最为合适。
杨广听到后,却是摇头,道:“你们两人的提议,朕都不满意。”
孔颖达道:“陛下打算,敕封国师为什么王爵呢?”
“周王!”
杨广直接就开口。
刷!
房玄龄、孔颖达尽皆变色。
周王这个不一样,是远比齐王、鲁王之类更大的。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周是代表了周天子,是凌驾于所有王爵之上的。
周王这样的敕封给王灿,实在是太重了。
房玄龄连忙道:“陛下,这不可啊!原本很多人,就认为国师权势滔天,完全是架空了陛下,是要取而代之。可如今,如果再敕封国师为周王,恐怕诽谤国师的人,会更多的。”
孔颖达也道:“陛下,周王是不可以轻易敕封的。这样的一个王爵,还请陛下三思。”
“不必三思了。”
杨广极为强势,大袖一拂,便断然道:“朕意已决,对国师的安排,就这么定下了。此事,暂时不必走漏风声。等国师凯旋之日,朕亲自出城迎接。”
“是!”
孔颖达和房玄龄相视一望,面色肃然。
两人都觉得,似乎是风雨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达和房玄龄的错愕,便继续道:“国师对大隋的功绩,不亚于开国之功,朕此番嘉奖国师,乃是势在必行的。所以你们如今,都仔细的想一想,该如何嘉奖。”
孔颖达道:“陛下,既然是不亚于开国之功,臣认为这一功绩,只能是封王。唯有封王,才能表达陛下对国师的嘉奖。”
杨广听到后,眼前一亮。
封王这是不错的。
如今的大隋,实际上除了靠山王杨林外,其余的异姓王,实际上暂时是没有的。毕竟王爵非同一般,所以直接给王灿封王爵,已然是最大的嘉奖。
杨广道:“你们认为,该封什么王?”
孔颖达正色道:“陛下,臣认为可以封为齐王。这齐国乃是大国,齐王是极为重要的王爵。陛下封国师为齐王,便已经是极大的嘉奖了。”
房玄龄摇了摇头,道:“不,我不赞同封为齐王。”
杨广的目光,落在了房玄龄的身上,道:“房玄龄,你有什么建议?”
房玄龄道:“大隋开国至今,还从来没有异姓王,尤其是似齐王这般的王爵。臣认为国师有大功,理应封王。不过,敕封为齐王,还是有些不妥。臣的建议是,敕封为鲁王最为合适。鲁国是一小国,但鲁国自古以来,便是文以载道的地方,更讲究礼义尊卑。所以,臣认为鲁王,是最为合适的。”
顿了顿,房玄龄继续道:“陛下器重国师,未必要给国师最好的。因为一旦国师成为齐王,未免树大招风。反倒是鲁王,附和规矩,也不招摇。对于国师来说,鲁王这样的安排,恰恰是最合适的。”
孔颖达听到后,很是诧异的看了房玄龄一眼。
没想到,房玄龄说出这样的一番话。
说实话,他听完房玄龄的话后,也赞同房玄龄的分析,在充分考虑王灿安全的基础上,为了国师府的长治久安,以及为了国师府的荣誉、未来,还是鲁王最为合适。
杨广听到后,却是摇头,道:“你们两人的提议,朕都不满意。”
孔颖达道:“陛下打算,敕封国师为什么王爵呢?”
“周王!”
杨广直接就开口。
刷!
房玄龄、孔颖达尽皆变色。
周王这个不一样,是远比齐王、鲁王之类更大的。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周是代表了周天子,是凌驾于所有王爵之上的。
周王这样的敕封给王灿,实在是太重了。
房玄龄连忙道:“陛下,这不可啊!原本很多人,就认为国师权势滔天,完全是架空了陛下,是要取而代之。可如今,如果再敕封国师为周王,恐怕诽谤国师的人,会更多的。”
孔颖达也道:“陛下,周王是不可以轻易敕封的。这样的一个王爵,还请陛下三思。”
“不必三思了。”
杨广极为强势,大袖一拂,便断然道:“朕意已决,对国师的安排,就这么定下了。此事,暂时不必走漏风声。等国师凯旋之日,朕亲自出城迎接。”
“是!”
孔颖达和房玄龄相视一望,面色肃然。
两人都觉得,似乎是风雨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