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李云天陈凝凝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2章 暗流汹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禀王爷,京城急报!”李云天的话音刚落,一名侍卫就急匆匆地快步走来,躬身把手里的一份公文递了过去。

“唉!”李云天打开一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脸上的神色显得有些凝重,良久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王爷,出了何事?”林馨见状顿时吃了一惊,她很少见到李云天的脸色如此严肃。

“后院失火呀!”李云天苦笑着摇了摇头,把手里的公文递给了林馨。

林馨还是以为忠王府出事了,连忙接过公文仔细查看了起来,随后松了一口气,原来李云天说的后院不是忠王府,而是指的内阁首辅杨士奇。

杨士奇的长子杨稷在老家江西泰和县,不久前的一次大朝上,京城数位言官在大殿上书揭露杨稷的罪行,请求正统帝严惩横行乡里、仗势欺人、杀害良善的杨稷。

鉴于杨稷行凶为恶之事有数十起之多,谋害人命十余条,故而正统帝派遣御史前去泰和县彻查此事。

李云天对此感到非常无奈,杨士奇的一世英名恐怕就要会在杨稷的手里,因为杨稷确实是有名的恶人,这实在是令人感到无比惋惜。

在李云天看来,杨士奇是一位雅善知人、通晓大体的政治家,他担任内阁首辅十余年,慧眼识珠,先后不拘一格地举荐了五十多人做官。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名流千古的于谦,以及能臣干吏况钟、周忱、曹鼎等,都是由于得到了杨士奇赏识器重这才历练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才,个个政绩显著,官声极佳。

可惜的是,这位被《明史》誉为“有大雅之明哲”的宰辅,虽有识人之明却独不识其子,“晚年泥爱其子,莫知其恶”,以致玷污了其一世的清白。

明朝李贤的《古穰杂录》和焦竑的《玉堂丛语》都记有杨士奇晚年的这一悲剧,杨士奇在京城为官长达四十余年,期间提拔官员数以百计但没有提拔过两个儿子,也没给他们谋得那些待遇优厚的差事,这使得举国上下皆交口称赞。

杨士奇的长子杨稷没有做官,远居老家江西泰和县,由于杨士奇的原因衣食无忧过得逍遥快活,其杨士奇长子的身份自然受到不少人的追捧和奉承。

面对周围人的阿谀奉承,使得杨稷逐渐飘飘然起来,仗着杨士奇的权势威望,胆大妄为,横行乡里,公然犯下了几宗人命案。

虽然杨稷的恶劣行径其所在府县的官员早已耳闻,只是投鼠忌器忌惮杨士奇而不敢介入,这使得杨士奇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蒙在鼓里,没人吃饱了撑的跑去告诉他杨稷为恶的事情,那岂不是自己找不自在?

况且,杨士奇身为大明内阁首辅也不是谁想见就能见得了的,能接触到杨士奇的莫不是大明的高官显贵。

终于,有人把杨稷暴横乡里的事情告诉了杨士奇后,杨士奇先是大吃一惊,随即又怀疑对方所言的真伪,他不相信儿子会犯下如此大罪。

按理说,杨士奇既然怀疑杨稷事情的真假,那么就应该派人或责成当地官员进行查探,然而他却犯下了一个身为父亲的人所犯下的溺爱儿子的大错,只是写信警醒杨稷,告诉他莫要在乡间胡作非为,要自省自律,如果有横行无忌的事情就要改正过来,下不为例。

杨稷本来以为杨士奇要严惩于他,谁料想杨士奇只是风轻云淡地提醒他要自律,言语间并无责备之意,这使得他行事更加肆无忌惮,倚势作恶愈演愈烈,在当地府县闹得鸡飞狗跳终酿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