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叶秋思欧阳雪曾柔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千一百一十六章 雨想衣裳花想容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极一时的灼日大帝。

先祖崛起之后,时不时的济村民,在村里开启蒙学堂,并修路,资助穷人。

后来灼日帝国轰然倒塌,灼日大帝也化为历史。

但英雄,永远都会被世人铭记!灼日大帝虽已逝去千年,当整个极西之地的番人,都不曾忘记他的英雄豪迈。

?而那些昔日追随过大帝,最终壮烈牺牲的文臣武将,也会被他们的子孙所铭记。

为了纪念那位大儒先祖,唐家村的富户牵头,自发的建立了祖祠。

这先祖并非唐家村的祖先,但唐家村却因他而崛起,故而他就是祖先!从此以后千年,唐家村文风鼎盛,能读书识字的人日渐多了起来。

据说这百年以来,唐家村还出了大儒,还在远方当大官!这可了不得!现如今!眼前这美的不像话的少女,让渔人老丈在震惊的同时,忽然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这位姑娘,我听说咱们唐家村这百年来,出了一位很了不起的唐大儒,不知道他是您什么人?”

渔人老丈其实不太想载客,但他一想到唐大儒,这才试探问了一句。

唐大儒名声在外,但渔人老丈不识字,所以他并不太清楚此人。

但渔人老丈却知道,这位唐大儒如千年前的祖先般,一直在资助这个偏僻的小村子。

唐家村终究太偏远了,就算每一代都有读书人,但他们完成启蒙教育之后,都会到外游学。

这和21世纪的中原一样,那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乡村贫寒少年。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考试改变命运,考入省会的号大学以后。

等他们大学毕业之后,在省会买房和工作,在找个城里的漂亮老婆。

这是很正常的事情,谈不上对错,只是人生的一个选择而已。

他们见惯了大城市的繁华,不愿再会乡村,这也是很正常。

此事,古今亦然!在怒江偏远区域唐家村,无法留住年轻人,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渔人老丈如果能读书认字,他也会去百里外的城镇,而不是窝在这人已经不多的小村落。

“我祖父唐公瑾,的确是这百年内,从唐家村走出的大儒。”

白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