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穿书奇缘之爱上男二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一十五章 新老师傅明(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网络世界,享用着碎片化的精神快餐,快乐变得廉价而短暂,生活变得空虚而无聊。在某个瞬间,偶尔也会想起,初读第一首诗的懵懂,读某一首诗的震撼。于是“诗与远方”成了现代人的精神诉求,“诗”是内心的丰盈和骨子里的文艺,“远方”是热切而又遥远的梦想。

  然而,“诗与远方”并非对立,而是从来一体。倘若没有诗,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若你静下心仔细品读,你就不难发现,诗中亦有乾坤,诗里也有远方。

  诗中的远方,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那般壮美的大漠;是“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那样清凉的夏夜乡村;是“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那样的游子路途。诗中的远方,有天上人间、四季山河。纵是同处同景,不同的诗也给读者以完全不同的体验和心境。同样是夜雨,杜甫赞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李商隐思及妻子,发出“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感叹;李清照却关心院里的海棠“应是绿肥红瘦”。伴随诗人不同际遇而变的诗歌意境,像是故地重游,而又各有收获。徜徉在诗中的远方,似是经历着一场盛大的游行,穿越了时间和空间,让人安心无比。

  那种独属于诗歌语言的张力是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后之览者,或素未平生,或远隔千里,但并不妨碍我们在诗中阅遍人间色,穿行天下间!

  而况诗人最是多情,他们有一双浪漫而又睿智的眼睛,让今人也无形中从诗中得到启发。看到月,他们能想到“江上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样的哲学命题;送别友人,他们有着“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旷达;路上遇雨,诗人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心境。读诗,亦是领悟智慧、磨练心性!

  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家有着这个世界上最悠久且不曾中断过的历史传承,纵然时光流转,但民族血脉深入骨髓,民族记忆生生不息。在你,品读那些千百年前的诗词的时候,有没有那么一刻,感觉到内心的丰盈和安详?诗歌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即使相隔千年,也能一下子把现代人从人情淡漠的钢铁森林,拉回到那个有着土地芬芳的原始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