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零四章 义之所在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大理寺卿戴胄更是一口喝掉杯中茶水,起身便往外走:“此等宫内之事,吾等外臣不便掺和,中书令既然秉持圣意、挺身而出,自去做便是了,我无意见。”
脚下不停,不顾刘泊呼唤,快步离去。
资历老、威望高,就有这样的特权,不想掺和的时候便置身事外,谁也拿他没法子。
刘泊无奈,看向马周:“宾王以为如何?”
马周略作沉吟,摇头道:“兹事体大,影响深远,如中书令果真起草诏书,至门下省时,会全体讨论、以兹待定。”
虽未明说,反对的态度却表露无遗,只是顾忌刘泊的颜面未断然拒绝而已,门下省负责中书政令之审核,他这么说,几乎表达了门下省肯定将诏书封驳回去的决心。
刘泊面色阴沉,看向裴怀节:“右仆射之意呢?”
裴怀节犹豫一下,道:“君命不可违,若陛下执意如此,吾等臣子只能遵循。”
皇帝有命、我自当遵从,纵使被骂做“佞臣”也在所不惜,可你刘泊算老几,居然让我给你背锅?你在陛下那边领了旨意,办好了都是你的功劳,却让我跳进坑里沾一身泥?
想当初我以河南尹之官职回京担任尚书右仆射,虽然只是虚职,可说到底那也是右仆射!诚心实意认投于你门下,结果你却将我弃若敝履,如今还想让我给你冲锋陷阵?
凭甚!
刘泊盯着裴怀节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点点头,又转向装死的刘祥道:“亚台说说看。”
刘祥道挺直腰杆,好似御史台内刚刚移栽过来的柏树一样刚硬挺直:“首先,册封妃子虽然无需皇后同意,陛下可干纲独断,但皇后乃六宫之主,意见很是重要,否则后妃不合、乱起于帷幄之中,势必影响朝政。其次,九嫔虽皆为三品,却有先后,而将沉婕妤直接越级晋升为昭仪则有僭越之嫌,于礼不合,若中书省制诰,无论门下省是否封驳,御史台都会启动弹劾程序。”
刘泊面色极其难看:“就因为越了那么几级,况且还是后宫之事,御史台便将圣意置于不顾?”刘祥道毫不退让:“法度、律例、规矩皆放在那里,御史台的职责便是维系秩序,谁无视法度、谁扰乱秩序,御史台就弹劾谁。陛下乃天下之主,自然可以任意晋升妃嫔,但在此之前,请陛下改动或者废黜法度、律例,否则,御史台不敢从命。”
刘泊明白刘祥道的心思。
虽然被陛下视作心腹、大力拔擢,可其本身是有政治追求的,堂堂御史大夫、当朝亚台,岂能毫无原则认做陛下鹰犬?
此前学子叩阙闹事已经使得御史台灰头土脸、威望大跌,刘祥道急于挽回声誉,而这件事正好可以成为向天下展示其“刚正不阿”“维护规则”一面的好机会。
“稍后,中书省会拟定册封昭仪之诏书,还请门下省封驳、御史台弹劾!”
刘泊起身,丢下这么一句话,拂袖而去。
留下政事堂内诸位宰辅面面相觑,这一言不合便掀桌子的做派,可不是刘泊一贯的作风……回到值房,刘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喝了一口浓茶,精神略有振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大理寺卿戴胄更是一口喝掉杯中茶水,起身便往外走:“此等宫内之事,吾等外臣不便掺和,中书令既然秉持圣意、挺身而出,自去做便是了,我无意见。”
脚下不停,不顾刘泊呼唤,快步离去。
资历老、威望高,就有这样的特权,不想掺和的时候便置身事外,谁也拿他没法子。
刘泊无奈,看向马周:“宾王以为如何?”
马周略作沉吟,摇头道:“兹事体大,影响深远,如中书令果真起草诏书,至门下省时,会全体讨论、以兹待定。”
虽未明说,反对的态度却表露无遗,只是顾忌刘泊的颜面未断然拒绝而已,门下省负责中书政令之审核,他这么说,几乎表达了门下省肯定将诏书封驳回去的决心。
刘泊面色阴沉,看向裴怀节:“右仆射之意呢?”
裴怀节犹豫一下,道:“君命不可违,若陛下执意如此,吾等臣子只能遵循。”
皇帝有命、我自当遵从,纵使被骂做“佞臣”也在所不惜,可你刘泊算老几,居然让我给你背锅?你在陛下那边领了旨意,办好了都是你的功劳,却让我跳进坑里沾一身泥?
想当初我以河南尹之官职回京担任尚书右仆射,虽然只是虚职,可说到底那也是右仆射!诚心实意认投于你门下,结果你却将我弃若敝履,如今还想让我给你冲锋陷阵?
凭甚!
刘泊盯着裴怀节看了好一会儿,这才点点头,又转向装死的刘祥道:“亚台说说看。”
刘祥道挺直腰杆,好似御史台内刚刚移栽过来的柏树一样刚硬挺直:“首先,册封妃子虽然无需皇后同意,陛下可干纲独断,但皇后乃六宫之主,意见很是重要,否则后妃不合、乱起于帷幄之中,势必影响朝政。其次,九嫔虽皆为三品,却有先后,而将沉婕妤直接越级晋升为昭仪则有僭越之嫌,于礼不合,若中书省制诰,无论门下省是否封驳,御史台都会启动弹劾程序。”
刘泊面色极其难看:“就因为越了那么几级,况且还是后宫之事,御史台便将圣意置于不顾?”刘祥道毫不退让:“法度、律例、规矩皆放在那里,御史台的职责便是维系秩序,谁无视法度、谁扰乱秩序,御史台就弹劾谁。陛下乃天下之主,自然可以任意晋升妃嫔,但在此之前,请陛下改动或者废黜法度、律例,否则,御史台不敢从命。”
刘泊明白刘祥道的心思。
虽然被陛下视作心腹、大力拔擢,可其本身是有政治追求的,堂堂御史大夫、当朝亚台,岂能毫无原则认做陛下鹰犬?
此前学子叩阙闹事已经使得御史台灰头土脸、威望大跌,刘祥道急于挽回声誉,而这件事正好可以成为向天下展示其“刚正不阿”“维护规则”一面的好机会。
“稍后,中书省会拟定册封昭仪之诏书,还请门下省封驳、御史台弹劾!”
刘泊起身,丢下这么一句话,拂袖而去。
留下政事堂内诸位宰辅面面相觑,这一言不合便掀桌子的做派,可不是刘泊一贯的作风……回到值房,刘泊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喝了一口浓茶,精神略有振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