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自酿苦酒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月底家族会议并无什么实质内容,结束,次日八月初一一早,从历城赶回来的赵鼎明只在中所宿夜,天刚亮就出发,紧赶硬赶,赶了回来。
今日海边,赵期昌正监工修建码头,并扩大鱼围。鱼围以石木垒砌,主要就是弄一块防浪、吸引鱼群方便捕鱼的东西。
与巡抚彭黯的谈判还在继续,这人如赵期昌预料的那样,的确对登州卫捕倭军很感兴趣。不是赵期昌多厉害,也不是彭黯不会掩饰,而是任何人站到巡抚的位置上,都需要一支嫡系武装撑场子。
彭黯一来就将原来的巡抚中军标营一脚踢到广东去,反倒是赵期昌这边儿反应太慢了,才逼得彭黯派吴知府传话。故而,赵凤翼按赵期昌的意思去拜访彭黯,自然一切顺利宾主俱欢颜,成功拜彭黯为师,在赵期昌看来是成功拜了一个江西人为师。
拜了这个封疆大吏、国朝重臣之一的彭黯为师,赵凤翼在官场上才算是找到组织,算是入行了。
白石墩东北角的临海大石上,赵鼎明盘坐着端着茶汤,讲述着:“彭黯是个人精,不同意老三的原定方案。他看重捕倭军战力,却更看重我赵家。”
赵期昌躺在一旁晒太阳,脸上扣着书,声音懒散:“果然,不出所料吧。大兄,你我同在登莱为将,彭黯不放心。”
即墨三营,即墨可是在莱州府,即墨三营的游击将军,统管的不只是登州府诸卫,还包括莱州府,登莱就是古胶东国,登莱不分家,所以这个游击将军掌控即墨三营,登莱两府的卫所不会有什么生疏、抵抗。
更何况赵鼎明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登州卫世袭副千户,登莱卫所对登州赵氏不陌生。再加上莱州卫里,掖县赵氏占据着极强力量。
在赵期昌崛起以前,登州卫这边的赵家勉强是卫前十家族,那么人家掖县赵氏就是莱州卫前三家族。莱州府本就没多少卫所,莱州卫已经被掖县吞并,连千户级别的所城都没了,只有南边远离掖县的卫所还勉强割土,以传统卫所的形势在延续。
登莱这边,此时登州水寨参将玄成武镇在那里,基本上只管水寨事务;陆上是赵鼎明的名声最为响亮,其次是督造朱高城的守备将军赵期昌。朱应奎虽然是登莱道员,是登莱地区一号人物,可这是个流官,地方豪强并不在意朱应奎,他们更怕土生土长而崛起的赵氏一族。
而赵期昌的年纪、官位、能力摆在那里,人人都不敢得罪赵氏,都十分看好赵氏今后在朝中的发展潜力。就是赵期昌此时不去搞军事,光混资历,也能在四十岁左右成为左右都督,稳稳的一地总兵资历。
干起锦上添花的事情,这帮人一个个的都挺拿手。这就导致赵氏的门楣、声望与日俱增。
赵期昌以及赵鼎明待在家里,每日都有登莱地区的各路豪杰前来拜访。甚至外地来的客商,也会略备薄礼过来拜访一下头号地头蛇,以方便做买卖。
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赵鼎明三年任期满后调转他地,赵家就能成为登莱地区黑白两道上的头号地头蛇,这种地位会在三年后彻底稳固,并随着赵期昌下一波向官位的冲击而向着整个山东蔓延。
所以,按照赵期昌的计划拆分捕倭军,先将捕倭军内部肃清,将旁的声音压下去后,从内到外,赵家才能完成彻底的升华。
然而,巡抚彭黯看中的捕倭军是赵氏率领的捕倭军,不是赵氏一族剔除过滤出去的捕倭军。前者是一个整体,后者则是渣滓,挂着捕倭军标签的渣滓。
将领对军队的作用,在这个时代不言而喻。一个能指挥百余人进退自如的军官,都是一时俊杰。如赵期昌这样拥有无数信息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月底家族会议并无什么实质内容,结束,次日八月初一一早,从历城赶回来的赵鼎明只在中所宿夜,天刚亮就出发,紧赶硬赶,赶了回来。
今日海边,赵期昌正监工修建码头,并扩大鱼围。鱼围以石木垒砌,主要就是弄一块防浪、吸引鱼群方便捕鱼的东西。
与巡抚彭黯的谈判还在继续,这人如赵期昌预料的那样,的确对登州卫捕倭军很感兴趣。不是赵期昌多厉害,也不是彭黯不会掩饰,而是任何人站到巡抚的位置上,都需要一支嫡系武装撑场子。
彭黯一来就将原来的巡抚中军标营一脚踢到广东去,反倒是赵期昌这边儿反应太慢了,才逼得彭黯派吴知府传话。故而,赵凤翼按赵期昌的意思去拜访彭黯,自然一切顺利宾主俱欢颜,成功拜彭黯为师,在赵期昌看来是成功拜了一个江西人为师。
拜了这个封疆大吏、国朝重臣之一的彭黯为师,赵凤翼在官场上才算是找到组织,算是入行了。
白石墩东北角的临海大石上,赵鼎明盘坐着端着茶汤,讲述着:“彭黯是个人精,不同意老三的原定方案。他看重捕倭军战力,却更看重我赵家。”
赵期昌躺在一旁晒太阳,脸上扣着书,声音懒散:“果然,不出所料吧。大兄,你我同在登莱为将,彭黯不放心。”
即墨三营,即墨可是在莱州府,即墨三营的游击将军,统管的不只是登州府诸卫,还包括莱州府,登莱就是古胶东国,登莱不分家,所以这个游击将军掌控即墨三营,登莱两府的卫所不会有什么生疏、抵抗。
更何况赵鼎明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登州卫世袭副千户,登莱卫所对登州赵氏不陌生。再加上莱州卫里,掖县赵氏占据着极强力量。
在赵期昌崛起以前,登州卫这边的赵家勉强是卫前十家族,那么人家掖县赵氏就是莱州卫前三家族。莱州府本就没多少卫所,莱州卫已经被掖县吞并,连千户级别的所城都没了,只有南边远离掖县的卫所还勉强割土,以传统卫所的形势在延续。
登莱这边,此时登州水寨参将玄成武镇在那里,基本上只管水寨事务;陆上是赵鼎明的名声最为响亮,其次是督造朱高城的守备将军赵期昌。朱应奎虽然是登莱道员,是登莱地区一号人物,可这是个流官,地方豪强并不在意朱应奎,他们更怕土生土长而崛起的赵氏一族。
而赵期昌的年纪、官位、能力摆在那里,人人都不敢得罪赵氏,都十分看好赵氏今后在朝中的发展潜力。就是赵期昌此时不去搞军事,光混资历,也能在四十岁左右成为左右都督,稳稳的一地总兵资历。
干起锦上添花的事情,这帮人一个个的都挺拿手。这就导致赵氏的门楣、声望与日俱增。
赵期昌以及赵鼎明待在家里,每日都有登莱地区的各路豪杰前来拜访。甚至外地来的客商,也会略备薄礼过来拜访一下头号地头蛇,以方便做买卖。
照这种形势发展下去,赵鼎明三年任期满后调转他地,赵家就能成为登莱地区黑白两道上的头号地头蛇,这种地位会在三年后彻底稳固,并随着赵期昌下一波向官位的冲击而向着整个山东蔓延。
所以,按照赵期昌的计划拆分捕倭军,先将捕倭军内部肃清,将旁的声音压下去后,从内到外,赵家才能完成彻底的升华。
然而,巡抚彭黯看中的捕倭军是赵氏率领的捕倭军,不是赵氏一族剔除过滤出去的捕倭军。前者是一个整体,后者则是渣滓,挂着捕倭军标签的渣滓。
将领对军队的作用,在这个时代不言而喻。一个能指挥百余人进退自如的军官,都是一时俊杰。如赵期昌这样拥有无数信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