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番号意义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赵期昌的确有拉戚继光做副将的心思,他的捕倭军体系内,各方面都在发展。而唯独缺少一位坐营副将,专司练兵之事的佐贰武官。
以前陈明理有这个希望,然而因大意被孟尚义下毒,连累赵期昌欠下真武一脉人情,陈明理自己也理亏,被赵期昌降为副千户,权知千总事。从仅次于赵期昌的一线地位,栽了下去。
而赵显才能可以胜任副将之职,可终究在卫里子弟看来是个外人。再没有独立取得功勋前,赵显很难服众。甚至,这不是赵显能力不能力的问题,这是出身决定的事情。
捕倭军上下,没人会乐意一个外人充当赵期昌的副手,副将人选,只能从登州卫里找。这个人选,就连登莱两府出身的人,都很难获得。
这就是军队,十分的排外又讲资历。而偏偏,赵期昌不愿意选卫里其他家族的人充任自己的副将,他宁愿这个位置空着,也不愿授予卫里各家。
副将之职,仅次于赵期昌这个主将。权威积累速度是很快的,赵期昌担心养出一个肿瘤,不受他控制,只顾自己小集团发展的肿瘤。
对现在的赵期昌而言,捕倭军已经闯出了名头,也得到了编制和一系列待遇。现在的捕倭军最大的问题不再是外部,而是内部有序的,在他控制下进行发展。其中,兵员、武备军械,都不是问题。唯一的,让赵期昌必须慎重的就是副将人选。
外地人不行,赵显这样赵期昌赐予姓氏,引为宗族别枝的人都不行,更别说其他人。
除非赵显娶得婆娘是卫里强力家族女子,如捕倭军内部的陈家女、王家女、李家女乃至是张家女。可赵显若成了其他家族的女婿,赵期昌还一力提拔他做什么?
陈明理自己执行军务时大意翻船,算是解决了赵期昌的一个心患,他已经有些控制不住陈明理的发展速度。这个人在江湖上的威望增长太快,各地投奔过来的人再不成器,站成一堆也是一股极有威慑力的势力。
王家的王道胜也不成,毕竟背依强力宗族,今后发展起来,极有可能将赵期昌从捕倭军体系中顶出去。
捕倭军是赵期昌的嫡系军队,他必须全面控制这支军队,这才因为没有合适人选,能让各处接受的人物而很不正常的空缺副将一职。这是这种不设置副将,不辞辛劳死抓兵权的行为,让戚继光察觉到赵期昌这种危险的心态。
连一个副将都容不下,可想而知赵期昌对兵权的掌握有多么的执着。
戚继光有自己的练兵、做事风格,有自己的傲气,他宁愿继续做小小的卫掌印,也不愿意去做赵期昌的副将。副将讲究的是执行能力,不是自主能力,他想练出一支自己的子弟兵,而不是给赵期昌练兵。再说,他若投入捕倭军内,不认为赵期昌会给他脱离的机会。
他最忌讳的就是赵期昌对兵权的病态执着,这是取死之道。正因为赵期昌对兵权的态度,综合种种考虑,戚继光才不愿意去当这个副将。
赵期昌是正三品都指挥佥事,戚继光是正四品卫指挥佥事,他若做赵期昌的副将,能算是低职高配。低职高配不正常,自然会升职,最差能升个从三品卫指挥同知衔。
可这么半品的升调,对比跟着赵期昌的种种危险、后患,再加上戚继光自己的傲气,自然不会低头。
而赵期昌,还带着这个念头,在腊月二十八这日一早,来到了城北戚府。
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来了戚府。
后院中,王氏盘坐在火炕上,握着针线缝补戚继光的衣物,炕前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赵期昌的确有拉戚继光做副将的心思,他的捕倭军体系内,各方面都在发展。而唯独缺少一位坐营副将,专司练兵之事的佐贰武官。
以前陈明理有这个希望,然而因大意被孟尚义下毒,连累赵期昌欠下真武一脉人情,陈明理自己也理亏,被赵期昌降为副千户,权知千总事。从仅次于赵期昌的一线地位,栽了下去。
而赵显才能可以胜任副将之职,可终究在卫里子弟看来是个外人。再没有独立取得功勋前,赵显很难服众。甚至,这不是赵显能力不能力的问题,这是出身决定的事情。
捕倭军上下,没人会乐意一个外人充当赵期昌的副手,副将人选,只能从登州卫里找。这个人选,就连登莱两府出身的人,都很难获得。
这就是军队,十分的排外又讲资历。而偏偏,赵期昌不愿意选卫里其他家族的人充任自己的副将,他宁愿这个位置空着,也不愿授予卫里各家。
副将之职,仅次于赵期昌这个主将。权威积累速度是很快的,赵期昌担心养出一个肿瘤,不受他控制,只顾自己小集团发展的肿瘤。
对现在的赵期昌而言,捕倭军已经闯出了名头,也得到了编制和一系列待遇。现在的捕倭军最大的问题不再是外部,而是内部有序的,在他控制下进行发展。其中,兵员、武备军械,都不是问题。唯一的,让赵期昌必须慎重的就是副将人选。
外地人不行,赵显这样赵期昌赐予姓氏,引为宗族别枝的人都不行,更别说其他人。
除非赵显娶得婆娘是卫里强力家族女子,如捕倭军内部的陈家女、王家女、李家女乃至是张家女。可赵显若成了其他家族的女婿,赵期昌还一力提拔他做什么?
陈明理自己执行军务时大意翻船,算是解决了赵期昌的一个心患,他已经有些控制不住陈明理的发展速度。这个人在江湖上的威望增长太快,各地投奔过来的人再不成器,站成一堆也是一股极有威慑力的势力。
王家的王道胜也不成,毕竟背依强力宗族,今后发展起来,极有可能将赵期昌从捕倭军体系中顶出去。
捕倭军是赵期昌的嫡系军队,他必须全面控制这支军队,这才因为没有合适人选,能让各处接受的人物而很不正常的空缺副将一职。这是这种不设置副将,不辞辛劳死抓兵权的行为,让戚继光察觉到赵期昌这种危险的心态。
连一个副将都容不下,可想而知赵期昌对兵权的掌握有多么的执着。
戚继光有自己的练兵、做事风格,有自己的傲气,他宁愿继续做小小的卫掌印,也不愿意去做赵期昌的副将。副将讲究的是执行能力,不是自主能力,他想练出一支自己的子弟兵,而不是给赵期昌练兵。再说,他若投入捕倭军内,不认为赵期昌会给他脱离的机会。
他最忌讳的就是赵期昌对兵权的病态执着,这是取死之道。正因为赵期昌对兵权的态度,综合种种考虑,戚继光才不愿意去当这个副将。
赵期昌是正三品都指挥佥事,戚继光是正四品卫指挥佥事,他若做赵期昌的副将,能算是低职高配。低职高配不正常,自然会升职,最差能升个从三品卫指挥同知衔。
可这么半品的升调,对比跟着赵期昌的种种危险、后患,再加上戚继光自己的傲气,自然不会低头。
而赵期昌,还带着这个念头,在腊月二十八这日一早,来到了城北戚府。
在他之前,已经有人来了戚府。
后院中,王氏盘坐在火炕上,握着针线缝补戚继光的衣物,炕前书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