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一个对现实主义理念和真正利益关系的考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前进是最关键的;在国内,也有人不赞同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这种情况使改革的过程大大复杂化了。对于美国人说来,期待着中国向西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靠近,并做出种种努力,是很可理解的。但实际上,当他们这样做了,便堕入了一个难以自拔的陷阱。因为他们对中国改革的理解,实在是肤浅的。仅仅套用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已有认识,不但无法解释两种改革的差异,而且会把自己引导到异端邪路上去。

应该承认,对中国的改革的态度,从开始起就并不是那么一致。早在1979年初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人们已经就改革牵涉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开始了争论。邓小平为此撰写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强调中国所需要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中国要改革,必须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因为,历史证明,在中国,搞资本主义不仅不能把中国引导到富强,反而会造成社会的两极分化和动荡。因此改革向资本主义行不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实际是在中国改革兴起之初,为这个改革的性质划了界限。

之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期,中国出现过反对“精神污染”的斗争。其实质仍然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本质的争论。但这时改革还仅仅在农村进行,所涉及的方面还没有后来那样深广。因此,所谓清除“精神污染”运动并没有进行下去。但这种争论带有不可避免性。随着改革的深入,改革性质问题,势将越加突出出来。

真正将改革方向这样严肃问题摆到人们面前的,是1986年发生的学潮。这一次学生提出的口号,已不再简单的是生活待遇问题,而是所谓“民主”和“自由”了。“民主”和“自由”并不是绝对坏的事情。但当它们与“西化”观点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对改革的干扰就明显加大了。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某些变革,与政府官员中确实存在的腐败现象和社会分配不公相混杂,使得改革的矛盾尖锐化了。

正因为如此,中共中央内部在1986年底学潮平息之后,提出了改革不仅有“改还是不改”的问题,更有“改到什么方向去”的问题。并且后者重于前者。从此,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口号,成为了改革的一部分。1987年初,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因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利而引咎辞职。这是改革开始后,中共中央所做的最大的人事变动。

因此,中国改革为中美利益关系所设定的框架,实际上是有限度的。由于中国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它根本拒绝任何改变这个性质的企图。在社会制度和价值标准上面,中国和美国没有共同的语言。那种认为可以通过物质交换,进而将双边利益范围扩大到思想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方面的想法,是完全幼稚的。如果还试图通过强力干涉,把自己的所谓利益关注强加给中国,那就不仅彻底毁坏了两国现实的利益基础,而且是十分危险的了。“六四”前后美国在中国问题上的所作所为,就是一种完全无视中美之间利益框架的愚蠢举动。它不仅说得太多了,也做得太过分了。这种行为,几乎毁了发展近二十年的中美关系。

因而,可以说,“六四”事件是对二十年来中美关系可靠性的一个考验。或者说,它是一块检验中美关系利益基础的试金石。中美关系稳固不稳固,它的基本框架是否明确,都在双方对这次事件的态度中表现了出来。如同中国不能把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强加给美国,中国不能开动巨大的经济机器和宣传机器去干涉美国的内政一样,谁破坏了两国关系基础的现实框架,谁就要对毁坏的双边关系负责。显然,美国在事件中的表演,是对建设性的中美关系缺乏诚意的。它因而不能不为此付出代价。

同是在1989年10月31日,邓小平告诉尼克松:“中国没有做任何一件对不起美国的事”。要“结束过去,美国应该采取主动,也只能由美国采取主动。美国是可以采取主动行动的,中国不可能主动。”对于损害了中美关系的责任方,这种要求是严正的。在“六四”背景下中美关系遭受的挫折,中国没有责任。中国的改革要寻求中国的现代化,这没有错。中国要保持国家的统一,要维护国家的稳定,要极端珍重自己的国格,这同样是不受干涉的权利。因此,如果有人要破坏中国的稳定,要推翻中国现存的社会主义制度,就“只能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中美之间合理的利益框架呢?其实,在提出这个问题时,它已经有了基本的答案。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1990年6月11日写给美国加州九位大学生的复信中,对这个框架做了更明确的阐述。江泽民说:“中美关系在人为地多年隔绝之后得以恢复和发展,不是因为双方价值观念相同,而是因为有重大的共同利益。首先,中美两国发展关系是维护世界和平特别是亚太地区和平的需要。第二,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贸易,两国都可以获利,并有利于改善南北关系和促进国际经济繁荣。第三,中美两国人民之间有着长期交往和互相友好的历史,并都希望能够继续发展友好的联系,尽管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依然存在。有识之士都明智地认识到,我们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确实比价值观念等的分歧远为重要。”看起来,这个框架并不那样复杂。它只不过是有关中美之间现实利益的几个最简单的原则。但是,当我们一旦无视它,破坏了它,就可能要破坏整个双边关系的结构。

四、几点结论

已故总统肯尼迪曾经这样评价自己领导的美国:“这个国家是全世界寄予厚望的灯塔,它对全世界负有道德领导权。”虽然,这话在当时就至少带着七分的哗众取宠,但它的确反映了不少美国人傲慢和独尊的心态。

但是,在全球日益多元化的今天,这种傲慢与独尊,已经愈来愈少表现的市场了。在中美关系经历了二十年大起大落、大开大合的过程之后,最明智的办法,还是回到现实之中去。

下面几点,可以作为我们前文分析的结论:

首先,中国的改革是一个不间断的将延续几代人的过程。它不会因为某些暂时逆转而终止自己的步伐。中国改革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就是把自己融入世界性的潮流之中。它是开放的。正如同列宁所说,它将吸收一切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中美关系仍然存在着不断发展的基础。中国的改革不排斥任何对自己有益的东西,当然也不会把世界最发达的美国排除在自己的视野之外。这种状态和相互需求,构成了中美关系现实的远景。

其次,中国的改革,虽是一场改变人们思想方式、管理方式和活动方式的革命,但在性质上却是对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改革不能离开社会主义道路。改革也不能背离共产党的领导。因为,无数的历史事实告诉中国人,没有其他的社会力量可以代替共产党,在中国这样人口众多、整体经济水平还处在落后状态的大国中,领导一个社会性的变革。这一点决定了,中国在同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交往中,仍然存在着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知差别。人们必须对这一根本性的差别抱有明智态度。

第三,在中美关系中,确定共同利益是极为重要的。所谓共同利益,是指双方可以共享的、互利互惠的利益。超出了这个界定,就不再是共同利益了,但也应该得到双方的尊重。确定共同利益,是中美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基。共同利益可以是经济互补的,也可能表现在全球战略上甚或是政治方面。但是,既然是共同利益,就必须符合双方意愿。如果仅仅满足一方利益,而伤害了另一方的利益,那就不是所谓共同利益,而成为干涉、强加了。此外,在确定共同利益的过程中,还必须满足平等原则。强大的一方同样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另一方之上。鉴于中美之间交往的经验,在缺乏平等、互利意识的状态下,两国之间很难找到双方的共同利益。

第四,现实主义的态度在维护中美关系过程中,是十分必要的。既然人们承认各自的差别,承认在许多方面存在不同之处,那么,再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人,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理念,就是非现实主义的态度。而那种坚持冷战思维,企图用自己的意识形态去替代别人的信仰的,则必定招致两国关系的严重损害。

第五,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之间的战略需求和经济互补已经是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由改革思维所确定的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恰恰是以现实主义的观点来看待同美国的关系的。未来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既承认各国间的共同利益,又要求各国保持自己独有的东西。世界的发展,最可能走的是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道路。坚持独立的外交政策,保持对不道义的国际行为的批评权利,可能是中美关系最为合理的状态。旧式的结盟关系已不再符合世界进步的潮流。中美两国对此也应采取现实主义态度。

最后,中国有理由相信,中美关系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中,将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曲折、反复甚至冲突也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由于中美关系在中国改革和美国全球战略需要中的重要地位,这种关系即使出现某种挫折,也将是有限度的。按中国通俗的说法,它可能“坏也坏不到哪里去”。唯一需要我们做出准备的,是把握这一关系的基本走向,去面对考验。

(本文为参加美国犹他大学2000年5月举行的学术讨论会论文,

发表于《党的文献》2000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