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难怪....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吐谷浑的覆灭,还有吐蕃的铩羽,都表示着大唐的强大无匹。西突厥老老实实的选择了臣服,高丽等小国也不敢再跳腾,世界,仿佛一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无数文人对皇帝歌功颂德,能够让倔强的异族人全都低下头颅,对一个皇帝而言,就是无上的荣光。
没有外敌就内斗,这是历来中原朝廷的传统,不过这一次的内斗却不是文武相争,而是变成了臣子和皇帝的斗争。
李靖作为这次平灭吐谷浑最出风头的一位,自然是皇帝和大臣们争抢的对象,催促李靖的圣旨一封接一封,送过来的私信一封接一封。
对于这些私信,李靖并没有避讳什么,而是都展开给李承乾看。
看完长孙无忌的私信以后,李承乾长叹一声,对李靖苦笑道:“依我看,我们还是找个山沟沟落草为寇吧,这样也好过回去受气。如今以房玄龄为首的众大臣跟父皇泾渭分明,彼此争执不下,连魏征和戴胄等人都被派出来,就可见父皇这一次对分封的势在必行啊。”
两方都已经形成固定群体的情况下,第三方的加入才是最要命的,不管是帮哪边,都不落好。
李靖嘿嘿一笑:“老夫不管这些事情,吐谷浑一战以后,老夫就是山野闲人了,朝堂之上的事情动摇不了老夫分毫,反倒是你这个太子才是不好选择吧,不管帮哪边都是错。老夫能够借口隐退不理世事,你这个太子可不行吧!”
面对李靖的嘲讽,李承乾只能回以苦笑。
秦琼本来不愿意谈论这些事情,见李靖和李承乾没有掺和半点身份地位于其中,只是以寻常的身份旁观,终究是忍不住凑过来说:“说句不敬的话,陛下这还真是吃饱了撑的要实行分封制度。秦始皇之所以中央集权,就是怕再度演变成春秋战国的格局,前汉并没有实行秦始皇的策略,但是出现一个王莽以后,却还是险些覆灭,光武帝竭尽全力,才给汉朝续上了一百多年的光阴。
而汉朝以后,天下三分,争乱不休,从来没有消停的时候。如今大唐再度中央集权,虽然让皇帝的权力膨胀的没边儿,但是只要保证皇帝的个人修养,朝廷无忧,也不怕世家会窃取国权。这样已经很好了啊,用得着苦思万世太平的法子?”
见三人聊的热烈,孙思邈就把车厢的空间完全让给了三人,自己蹲在车厢门口继续研究自己的药方。
“焦急啊,父皇这个样子分明是想要为万世开太平,只是他没想过,他奠定了万世基业以后,子孙干什么?再说,没有人能放眼万年,秦始皇不行,李世民就更不行了。越是想着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越是容易招来问题,这一次,恐怕冲突将会前所未有的强大。等回了长安,孤无论如何也要跑路的,您二位卸掉差事以后要是闲着没事儿,不如跟孤一起离开长安四处游玩一番?”
听到这个,李靖和秦琼都不由得露出了向往的神色。漫游大唐啊,如果可以的话自然是极好的,可是,到了他们这个身份,去哪里,去多久,已经不是随随便便的了,想要出长安,只有在子女基业都留在长安被监视的情况下,才会被皇帝准许。
秦琼还不知道说什么好,李靖却痛快的点头说:“也好,正好老夫准备总结一生的领兵经验,写出一本军书来,一直闷在家里也不好,能游历大唐,也能放松好多。”
听见李靖要写军书,秦琼皱皱眉说:“别人写军书什么的,老夫不会阻拦,而您要写军书的话,是不是不妥啊?陛下会准许吗?”
李靖和李承乾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一样的问题,早在刚出发的时候,师徒两个就已经商量过了。
“如果是以前的话,绝对不可能,别说写军书了,将一身所学尽数传授给外人都是大罪。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火药武器的出现,极大的削减了传统统帅的重要,当武力足够强大的时候,谋略也不过是装饰罢了。陛下应该理解这一点,所以不会阻拦军书的出现的,或者说,陛下反而希望我的兵法能传开来,这样一来,只要他握紧手中的火药武器,就能从源头上掐住军方的命脉。”
退休以后不管怎么说,也是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的,否则的话也太无聊了。很久很久以前李靖就想着把自己的所学整理成册,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六军镜》。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经历,却又不敢下笔。如今用不着担心了,当兵法的厉害与否在战争胜利与否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后,就算天下所有人熟读兵法又当如何?
秦琼转念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门路,拱拱手对李靖说:“既如此,那等卫公的兵法出书,老夫一定多买几本!”
“哈哈,出书归出书,但翼国公想要直接买还是算了。就算如今火药武器即将取代军韬武略,那也是即将,卫公的兵法对全世界而言,依旧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吐谷浑的覆灭,还有吐蕃的铩羽,都表示着大唐的强大无匹。西突厥老老实实的选择了臣服,高丽等小国也不敢再跳腾,世界,仿佛一瞬间就安静了下来。
无数文人对皇帝歌功颂德,能够让倔强的异族人全都低下头颅,对一个皇帝而言,就是无上的荣光。
没有外敌就内斗,这是历来中原朝廷的传统,不过这一次的内斗却不是文武相争,而是变成了臣子和皇帝的斗争。
李靖作为这次平灭吐谷浑最出风头的一位,自然是皇帝和大臣们争抢的对象,催促李靖的圣旨一封接一封,送过来的私信一封接一封。
对于这些私信,李靖并没有避讳什么,而是都展开给李承乾看。
看完长孙无忌的私信以后,李承乾长叹一声,对李靖苦笑道:“依我看,我们还是找个山沟沟落草为寇吧,这样也好过回去受气。如今以房玄龄为首的众大臣跟父皇泾渭分明,彼此争执不下,连魏征和戴胄等人都被派出来,就可见父皇这一次对分封的势在必行啊。”
两方都已经形成固定群体的情况下,第三方的加入才是最要命的,不管是帮哪边,都不落好。
李靖嘿嘿一笑:“老夫不管这些事情,吐谷浑一战以后,老夫就是山野闲人了,朝堂之上的事情动摇不了老夫分毫,反倒是你这个太子才是不好选择吧,不管帮哪边都是错。老夫能够借口隐退不理世事,你这个太子可不行吧!”
面对李靖的嘲讽,李承乾只能回以苦笑。
秦琼本来不愿意谈论这些事情,见李靖和李承乾没有掺和半点身份地位于其中,只是以寻常的身份旁观,终究是忍不住凑过来说:“说句不敬的话,陛下这还真是吃饱了撑的要实行分封制度。秦始皇之所以中央集权,就是怕再度演变成春秋战国的格局,前汉并没有实行秦始皇的策略,但是出现一个王莽以后,却还是险些覆灭,光武帝竭尽全力,才给汉朝续上了一百多年的光阴。
而汉朝以后,天下三分,争乱不休,从来没有消停的时候。如今大唐再度中央集权,虽然让皇帝的权力膨胀的没边儿,但是只要保证皇帝的个人修养,朝廷无忧,也不怕世家会窃取国权。这样已经很好了啊,用得着苦思万世太平的法子?”
见三人聊的热烈,孙思邈就把车厢的空间完全让给了三人,自己蹲在车厢门口继续研究自己的药方。
“焦急啊,父皇这个样子分明是想要为万世开太平,只是他没想过,他奠定了万世基业以后,子孙干什么?再说,没有人能放眼万年,秦始皇不行,李世民就更不行了。越是想着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就越是容易招来问题,这一次,恐怕冲突将会前所未有的强大。等回了长安,孤无论如何也要跑路的,您二位卸掉差事以后要是闲着没事儿,不如跟孤一起离开长安四处游玩一番?”
听到这个,李靖和秦琼都不由得露出了向往的神色。漫游大唐啊,如果可以的话自然是极好的,可是,到了他们这个身份,去哪里,去多久,已经不是随随便便的了,想要出长安,只有在子女基业都留在长安被监视的情况下,才会被皇帝准许。
秦琼还不知道说什么好,李靖却痛快的点头说:“也好,正好老夫准备总结一生的领兵经验,写出一本军书来,一直闷在家里也不好,能游历大唐,也能放松好多。”
听见李靖要写军书,秦琼皱皱眉说:“别人写军书什么的,老夫不会阻拦,而您要写军书的话,是不是不妥啊?陛下会准许吗?”
李靖和李承乾对视一眼,同时笑了起来。一样的问题,早在刚出发的时候,师徒两个就已经商量过了。
“如果是以前的话,绝对不可能,别说写军书了,将一身所学尽数传授给外人都是大罪。不过现在不一样了,火药武器的出现,极大的削减了传统统帅的重要,当武力足够强大的时候,谋略也不过是装饰罢了。陛下应该理解这一点,所以不会阻拦军书的出现的,或者说,陛下反而希望我的兵法能传开来,这样一来,只要他握紧手中的火药武器,就能从源头上掐住军方的命脉。”
退休以后不管怎么说,也是要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的,否则的话也太无聊了。很久很久以前李靖就想着把自己的所学整理成册,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六军镜》。可是,一想到自己的经历,却又不敢下笔。如今用不着担心了,当兵法的厉害与否在战争胜利与否中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后,就算天下所有人熟读兵法又当如何?
秦琼转念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门路,拱拱手对李靖说:“既如此,那等卫公的兵法出书,老夫一定多买几本!”
“哈哈,出书归出书,但翼国公想要直接买还是算了。就算如今火药武器即将取代军韬武略,那也是即将,卫公的兵法对全世界而言,依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