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逆流而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好句子,好句子,皇兄啊,你准备不准备把这首诗宣扬出去?如果你不打算宣扬的话,不如给弟弟一个窃名的机会呗?改天传出去,就说这首诗是魏王李泰写的!”
可能是不知不觉间念了出来,结果把李泰这家伙给吸引过来了。
再看看长孙,只见长孙长大了嘴巴,很是惊讶。同样惊讶的还有很多人,尽管多数人一首诗都不会背,也不会写,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觉得写诗的人厉害。
拍拍手,长孙从惊讶中自拔而出,笑道:“承乾你这首诗写得简直精彩,母后这就帮你记下来。”
笔墨这东西,还是要带着的,就在舟上,长孙用她那娟秀的字体将白居易的这首诗给记录了下来。
李承乾发现,古人的速背能力简直厉害,例如长孙,八句诗,只是听了一遍就记得分毫不差。
又剽窃了一回,李承乾却不再觉得羞臊了。人总是擅长在他人身上,或者语句中给自己找做坏事的理由。比如,当初让背诵课外诗词的小学老师不就说过?好好背下来,背下来的东西才是你的东西。
再说,白居易等人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会出现在世间呢,在他们之前拿到了版权,到时候窃名的反而是他们,嘿嘿嘿。
想想自己脑海里还保留着印象的唐诗宋词,李承乾对自己的“文人生涯”就充满了信心。
兖州(聊城)是下等州,虽然把控着运河,却没有独孤昭这样有眼力的官员开辟港口,商人们不满的同时,却也不敢跟兖州刺史讨要修建船港的权力。因为不重要,所以兖州并没有足够的常备府兵,大船进入兖州境内,沿岸只有稀稀疏疏的护路兵,漫长的运河,沿路的府兵加起来,怎么也超标了。估计是兖州刺史跟德州之类的州府借了兵力,正在打肿脸充胖子。
水贼一役,火药武器到底剩了不少,虽没办法装备亲率全军,但是有它们在,人还是有底气。就算地方州府不派出兵力护送,按理说两千亲率,怎么也能在大唐境内横着走了。
运河的河面很宽阔,河道上偶尔还能看到打捞烂水草、刺探河水深度的船只。这些人不是地方官府派遣的,而是商人自发分配下来执行。都说商人将本求利,一毛不拔,可是这种涉及到商人共同利益的事情,他们从不落人后,出钱出力的时候绝对不会觉得亏了。
别看赵奇在郑州能够统领各路的顶级散商,看起来风光无限,要知道招待太子一行人的经费,大部分都是他出的。
因为这些商人的勤劳,运河之上泛舟,丝毫感觉不到颠簸。
“咱们大唐能跟运河相比较的工程,大概也只有长城了吧!”
听到李承乾这句感慨,李泰在一边说:“确实差不多,当初秦始皇修筑长城,不知道累死了多少民夫,隋炀帝开挖运河,也不知道害死了多少百姓。秦朝万世基业,两世而亡,隋朝千古基业,算起来也是两世而亡。两个人都是不把百姓放在心上的蠢货,他们的朝代因此而覆灭,也就情有可原了。”
李泰话音一落,顿时好多人都拍手叫好,唯独没拍手的,只有长孙和李承乾。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只能无奈的笑笑。事实上,他和长孙才是最清楚内幕的人。
还是那句话,哪有真正的善人和恶人?哪个不是不黑不白灰不拉几的在尘世胡混?
不管是隋炀帝还是秦始皇,两个人都是被史书给钉到耻辱柱上的人。就像后世某位养活世界人几十年的老人,因为摸一手豪车就被骂上热搜一样,做了再多的好事儿,一旦做了一件错事,就被划分到了恶人的行列。同理,做了无数错事的人,没准儿什么时候就因为做了一件好事儿而洗白了。
找谁说理去?
见李承乾没有赞同,长孙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好句子,好句子,皇兄啊,你准备不准备把这首诗宣扬出去?如果你不打算宣扬的话,不如给弟弟一个窃名的机会呗?改天传出去,就说这首诗是魏王李泰写的!”
可能是不知不觉间念了出来,结果把李泰这家伙给吸引过来了。
再看看长孙,只见长孙长大了嘴巴,很是惊讶。同样惊讶的还有很多人,尽管多数人一首诗都不会背,也不会写,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觉得写诗的人厉害。
拍拍手,长孙从惊讶中自拔而出,笑道:“承乾你这首诗写得简直精彩,母后这就帮你记下来。”
笔墨这东西,还是要带着的,就在舟上,长孙用她那娟秀的字体将白居易的这首诗给记录了下来。
李承乾发现,古人的速背能力简直厉害,例如长孙,八句诗,只是听了一遍就记得分毫不差。
又剽窃了一回,李承乾却不再觉得羞臊了。人总是擅长在他人身上,或者语句中给自己找做坏事的理由。比如,当初让背诵课外诗词的小学老师不就说过?好好背下来,背下来的东西才是你的东西。
再说,白居易等人还不知道要多少年才会出现在世间呢,在他们之前拿到了版权,到时候窃名的反而是他们,嘿嘿嘿。
想想自己脑海里还保留着印象的唐诗宋词,李承乾对自己的“文人生涯”就充满了信心。
兖州(聊城)是下等州,虽然把控着运河,却没有独孤昭这样有眼力的官员开辟港口,商人们不满的同时,却也不敢跟兖州刺史讨要修建船港的权力。因为不重要,所以兖州并没有足够的常备府兵,大船进入兖州境内,沿岸只有稀稀疏疏的护路兵,漫长的运河,沿路的府兵加起来,怎么也超标了。估计是兖州刺史跟德州之类的州府借了兵力,正在打肿脸充胖子。
水贼一役,火药武器到底剩了不少,虽没办法装备亲率全军,但是有它们在,人还是有底气。就算地方州府不派出兵力护送,按理说两千亲率,怎么也能在大唐境内横着走了。
运河的河面很宽阔,河道上偶尔还能看到打捞烂水草、刺探河水深度的船只。这些人不是地方官府派遣的,而是商人自发分配下来执行。都说商人将本求利,一毛不拔,可是这种涉及到商人共同利益的事情,他们从不落人后,出钱出力的时候绝对不会觉得亏了。
别看赵奇在郑州能够统领各路的顶级散商,看起来风光无限,要知道招待太子一行人的经费,大部分都是他出的。
因为这些商人的勤劳,运河之上泛舟,丝毫感觉不到颠簸。
“咱们大唐能跟运河相比较的工程,大概也只有长城了吧!”
听到李承乾这句感慨,李泰在一边说:“确实差不多,当初秦始皇修筑长城,不知道累死了多少民夫,隋炀帝开挖运河,也不知道害死了多少百姓。秦朝万世基业,两世而亡,隋朝千古基业,算起来也是两世而亡。两个人都是不把百姓放在心上的蠢货,他们的朝代因此而覆灭,也就情有可原了。”
李泰话音一落,顿时好多人都拍手叫好,唯独没拍手的,只有长孙和李承乾。
看到这一幕,李承乾只能无奈的笑笑。事实上,他和长孙才是最清楚内幕的人。
还是那句话,哪有真正的善人和恶人?哪个不是不黑不白灰不拉几的在尘世胡混?
不管是隋炀帝还是秦始皇,两个人都是被史书给钉到耻辱柱上的人。就像后世某位养活世界人几十年的老人,因为摸一手豪车就被骂上热搜一样,做了再多的好事儿,一旦做了一件错事,就被划分到了恶人的行列。同理,做了无数错事的人,没准儿什么时候就因为做了一件好事儿而洗白了。
找谁说理去?
见李承乾没有赞同,长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