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太子的态度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降旨嘉奖他?”
皇帝点点头,走到案头,将另一封奏折拿给皇后说:“你看的这一封,是鸿胪寺替倭国使节上书的。两军交战、两国敌对都不斩来使,这是自古以来天下众族都要遵循的规矩。说实话,如果没有苏州刺史的这封奏折,朕没准儿真的要斥责太子。”
皇后将苏州刺史的奏折又看了一遍,再看看鸿胪寺的奏折,不由得怒道:“唐俭真是的,明知道倭国人不可能说实话,为什么在事情没查证清楚之前,还要替他们上奏?”
李世民哈哈大笑:“观音婢,你是小看唐俭这家伙了,他必定是跟房玄龄串通过,否则,为什么苏州刺史的奏折,和鸿胪寺的奏折紧挨着?而且,苏州的奏折在前。说实话,看完苏州刺史的奏折,要不是还记得那些倭国人是使节,恐怕就是朕也要下令处死他们了。敢在大唐领海上动手杀人的,朕不但要问罪他们,还要问罪他们的国家!”
见皇帝说得豪迈,长孙只能起身,拜倒在地:“陛下威武。”
李世民点点头,伸手把皇后扶起来说:“朕还是很感动啊,那道命令不过是朕随口一说,没想到帝国边疆的将士们,都作为天条遵守,如今苏州市舶司的一些人手,还因为朕的这条命令丢了性命。承乾的处置是对的,当时下手还好,过后,就算给他们论罪,有使节的身份在身,朕都不能拿他们怎么办。至于斥责,朕的一道文书,远渡东海到了倭国,还有一丝的威慑力吗?
承乾缴获的倭国贡品,告知内务府不要送入府库了,分出四成来作为奖励发给东宫和河间王府,分出两成来作为抚恤,奖赏冲突事件中的官员和从属。剩下的四成,直接充到国库里吧。倭国的贡品,朕懒得收。”
说完,皇帝坐在床塌上,一侧身躺在皇后的大腿上。
皇后叹了一口气,开始给皇帝按摩太阳穴。
对于大唐而言,最伤神的不是吐蕃突厥这样的强国,而是倭国这样的小国。苍蝇一般的家伙,拍死费劲不说还恶心,不拍,却总是在那里瞎嗡嗡。
享受了一会儿皇后的按摩,皇帝感觉好了很多,翻身而起,走到桌案旁边,提起笔就给苏州写了回复,同时,一连三道旨意发出。第一道旨意是下令给撺掇重订律法的魏征,要求将“外国使节、商人等,进入大唐领土内必须降旗解除武装”这一条,定为唐律,昭告天下。
第二道旨意,是给苏州刺史的,在抚恤冲突事件中阵亡的将士以外,还准许苏州都督等沿海州府都督常备出兵的权力。当然,只局限于对外出兵。
第三道旨意是给岭南造船厂的,命太子除了督造岭南舰队以外,必须给苏州、越州。扬州等市舶司更换战力更强的战船。
三道旨意并没有隐秘,而是大摇大摆的昭告天下。一时间,得知这个旨意的百姓们,都兴奋起来。太激动了,自从大唐建国以来,皇帝还是第一次如此强横的对外发告旨意。“天可汗”固然荣耀,但是只要成人的人,都能分明白皇帝的这个称号有多少水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只要皇帝的旨意被外国认可,那就说明大唐确实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君主国”!
得到消息的不只是百姓,住在鸿胪寺客馆的使节们,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一时间,所有来自外国的使节,都沉默了起来。
这要放在以往,他们也会答应下来,遵不遵从,那就不一定了。但是,现如今,谁还敢拿大唐皇帝的命令当笑话?倭国尽管只是一个小国,但是击沉的三艘船,已经表明了大唐的态度,这道命令,没得商量!
单凭他们是没办法决定这件事如何应对的,所以一时间,鸿胪寺客馆离开的随从,络绎不绝,都赶时间将这件事情汇报回本国。
李承乾并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在长安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应,坐了好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降旨嘉奖他?”
皇帝点点头,走到案头,将另一封奏折拿给皇后说:“你看的这一封,是鸿胪寺替倭国使节上书的。两军交战、两国敌对都不斩来使,这是自古以来天下众族都要遵循的规矩。说实话,如果没有苏州刺史的这封奏折,朕没准儿真的要斥责太子。”
皇后将苏州刺史的奏折又看了一遍,再看看鸿胪寺的奏折,不由得怒道:“唐俭真是的,明知道倭国人不可能说实话,为什么在事情没查证清楚之前,还要替他们上奏?”
李世民哈哈大笑:“观音婢,你是小看唐俭这家伙了,他必定是跟房玄龄串通过,否则,为什么苏州刺史的奏折,和鸿胪寺的奏折紧挨着?而且,苏州的奏折在前。说实话,看完苏州刺史的奏折,要不是还记得那些倭国人是使节,恐怕就是朕也要下令处死他们了。敢在大唐领海上动手杀人的,朕不但要问罪他们,还要问罪他们的国家!”
见皇帝说得豪迈,长孙只能起身,拜倒在地:“陛下威武。”
李世民点点头,伸手把皇后扶起来说:“朕还是很感动啊,那道命令不过是朕随口一说,没想到帝国边疆的将士们,都作为天条遵守,如今苏州市舶司的一些人手,还因为朕的这条命令丢了性命。承乾的处置是对的,当时下手还好,过后,就算给他们论罪,有使节的身份在身,朕都不能拿他们怎么办。至于斥责,朕的一道文书,远渡东海到了倭国,还有一丝的威慑力吗?
承乾缴获的倭国贡品,告知内务府不要送入府库了,分出四成来作为奖励发给东宫和河间王府,分出两成来作为抚恤,奖赏冲突事件中的官员和从属。剩下的四成,直接充到国库里吧。倭国的贡品,朕懒得收。”
说完,皇帝坐在床塌上,一侧身躺在皇后的大腿上。
皇后叹了一口气,开始给皇帝按摩太阳穴。
对于大唐而言,最伤神的不是吐蕃突厥这样的强国,而是倭国这样的小国。苍蝇一般的家伙,拍死费劲不说还恶心,不拍,却总是在那里瞎嗡嗡。
享受了一会儿皇后的按摩,皇帝感觉好了很多,翻身而起,走到桌案旁边,提起笔就给苏州写了回复,同时,一连三道旨意发出。第一道旨意是下令给撺掇重订律法的魏征,要求将“外国使节、商人等,进入大唐领土内必须降旗解除武装”这一条,定为唐律,昭告天下。
第二道旨意,是给苏州刺史的,在抚恤冲突事件中阵亡的将士以外,还准许苏州都督等沿海州府都督常备出兵的权力。当然,只局限于对外出兵。
第三道旨意是给岭南造船厂的,命太子除了督造岭南舰队以外,必须给苏州、越州。扬州等市舶司更换战力更强的战船。
三道旨意并没有隐秘,而是大摇大摆的昭告天下。一时间,得知这个旨意的百姓们,都兴奋起来。太激动了,自从大唐建国以来,皇帝还是第一次如此强横的对外发告旨意。“天可汗”固然荣耀,但是只要成人的人,都能分明白皇帝的这个称号有多少水分。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了,只要皇帝的旨意被外国认可,那就说明大唐确实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君主国”!
得到消息的不只是百姓,住在鸿胪寺客馆的使节们,也得到了这个消息。一时间,所有来自外国的使节,都沉默了起来。
这要放在以往,他们也会答应下来,遵不遵从,那就不一定了。但是,现如今,谁还敢拿大唐皇帝的命令当笑话?倭国尽管只是一个小国,但是击沉的三艘船,已经表明了大唐的态度,这道命令,没得商量!
单凭他们是没办法决定这件事如何应对的,所以一时间,鸿胪寺客馆离开的随从,络绎不绝,都赶时间将这件事情汇报回本国。
李承乾并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在长安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应,坐了好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