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好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世家对于朝堂的控制能力,从他们层出不穷的直系、旁系官员就能看出来。
说到底,学院的出现,还是不能彻底解决世家对于人才的垄断。毕竟,荫庇这种规则,就是皇帝也没办法彻底去除。
只能是祈求,哪怕是世家出身的人,也能学到知识,不是不学无术的家伙。
看着李祐紧张的样子,李承乾劝解道:“行了,这件事,我知道就好,你们也不必跟父皇提及了。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就是。”
李恪站出来问道:“皇兄,是不是王家对您有什么想法?如果是的话,咱们一定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李承乾笑道:“给什么颜色啊,五姓同气连枝,在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下,就算是咱们皇家,也不好对他们逼迫过甚。但是,反过来说,一旦他们被抓住了把柄,剩下的,也只有万劫不复了。”
仔细想了想后,李承乾觉得装作不知道比较好。李恪他们遇到的事情,几乎可以断定王家是要搞事儿了。再结合李元昌守孝三年的话语,几乎可以断定他们是要在三年丧期结束以后发动。
王家的目的,基本已经定型了。皇帝必然是要御驾亲征高丽的,而前朝号称“百万大军”都没能打下来的高丽,必然要朝廷全力以赴的应对。内地的兵力,基本都会动用。这样一来,精锐聚集在辽东,剩下的一个空壳子长安,实在是太好动手了。
皇帝出战,为了安稳,必然会把那些名臣宿将能带的都带上。控制了长安,就是控制了这些人的家小,到时候只要振臂一呼推翻皇帝,另立一个皇帝....
也只能是这么想的了。
想着事儿,李承乾动手却不慢。偌大的一条鲶鱼,很快就被他开膛破肚,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块。
一直到这一步,李治才走过来,准备按照兄长教的方法,煮鱼。
一条鱼一种吃法就没意思了,所以除了水煮鱼,李承乾还边教边做,又弄出了红烧鱼、干炸、清蒸一共四种吃法。
一顿全鱼宴,让兄弟们吃的大呼过瘾。李承乾少有的喝了酒,还喝多了,最后是被人抬着走的。
如果只看宴席的画面,很难想象这是皇家的一群皇子,其中还掺杂着一个太子。
因为丧期还没过,年宴依旧是取消,只有一场皇亲之间的家宴。
子时的钟声敲响,李承乾带着李泰等人一起恭贺皇帝新年快乐,苏媛则带着一众王妃公主,恭贺皇后。
贞观十四年,结束了。
接下来,是贞观十五年。
太上皇丧期三年之内,国朝不得擅动刀兵。但是,不得擅动,不代表不能准备。
所以,当上元节也结束,朝廷恢复上班以后,最先从门下省送到尚书省的,就是兵部户部要在一年时间以内凑齐的装备。
“八牛弩一千五百架?投石机两千架?粮食一万石?煤炭两千万斤?棉被五万套?棉衣十万件?啧啧,老房好大的手笔啊!”
接到文书的第一时间,李承乾和杜如晦、杨师道就凑到了一起,暗自咋舌。文书上没有修改的字迹,说明房玄龄的这个制定,皇帝是同意的。
杜如晦道:“搁在以前,这会儿只是准备而已,过后肯定还要追加。房玄龄定的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省事,免得像以前一样需要添油一般的供应边军。话说当初对战东突厥的时候,太子殿下就在军中,也知道对边军的供给有多艰难。”
听到杜如晦提起当初,到现在李承乾依旧觉得鼻腔里有血腥味,肚子里一股子羊肉的膻味就涌出来了。
对战东突厥的时候,真是要粮草没粮草,要供给没供给。黎达海组织起来的运输队,每次只能运送一部分的医护用品。而过年的时候运过去的一车好东西,像他堂堂太子也只能吃一次。剩下的,都要紧着病患供给或者是留给先锋营的人。
中原的补给送不到,就只能就地取材解决吃食的问题。时至今日,李靖依然拒绝有人讲东突厥战役的时候,提起以战养战、就粮于敌这样的字眼,谁提就跟谁急。在他看来,这一战纯粹是逼不得已才这么做的。
杨师道也看了一眼文书,捋捋胡须道:“这个煤炭,就要靠太子殿下解决了。辽东苦寒,没有燃料,遭殃的可不是陛下一个人,而是数万大军。至于器械之类,需要兵部跟军器监领命。最要命的应该就是长孙铁公鸡了,这一次的支出,就够他好一阵心疼的了。”
说完,杨师道就笑了起来。
李承乾点点头,叫来门口等候的小吏,说:“请户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侯君集、工部尚书李大亮,来尚书省议事。”
杜如晦惊讶的追加道:“兵部不用叫侯君集了,叫户部左侍郎赵子安来就是了。”
眼见小吏转身走了,李承乾惊讶的问杜如晦:“怎么就不叫侯君集了?兵部左侍郎还做不了这个主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世家对于朝堂的控制能力,从他们层出不穷的直系、旁系官员就能看出来。
说到底,学院的出现,还是不能彻底解决世家对于人才的垄断。毕竟,荫庇这种规则,就是皇帝也没办法彻底去除。
只能是祈求,哪怕是世家出身的人,也能学到知识,不是不学无术的家伙。
看着李祐紧张的样子,李承乾劝解道:“行了,这件事,我知道就好,你们也不必跟父皇提及了。就当,这件事没有发生过就是。”
李恪站出来问道:“皇兄,是不是王家对您有什么想法?如果是的话,咱们一定要给他们一点颜色看看。”
李承乾笑道:“给什么颜色啊,五姓同气连枝,在没有实打实的证据下,就算是咱们皇家,也不好对他们逼迫过甚。但是,反过来说,一旦他们被抓住了把柄,剩下的,也只有万劫不复了。”
仔细想了想后,李承乾觉得装作不知道比较好。李恪他们遇到的事情,几乎可以断定王家是要搞事儿了。再结合李元昌守孝三年的话语,几乎可以断定他们是要在三年丧期结束以后发动。
王家的目的,基本已经定型了。皇帝必然是要御驾亲征高丽的,而前朝号称“百万大军”都没能打下来的高丽,必然要朝廷全力以赴的应对。内地的兵力,基本都会动用。这样一来,精锐聚集在辽东,剩下的一个空壳子长安,实在是太好动手了。
皇帝出战,为了安稳,必然会把那些名臣宿将能带的都带上。控制了长安,就是控制了这些人的家小,到时候只要振臂一呼推翻皇帝,另立一个皇帝....
也只能是这么想的了。
想着事儿,李承乾动手却不慢。偌大的一条鲶鱼,很快就被他开膛破肚,分解成了一个一个的小块。
一直到这一步,李治才走过来,准备按照兄长教的方法,煮鱼。
一条鱼一种吃法就没意思了,所以除了水煮鱼,李承乾还边教边做,又弄出了红烧鱼、干炸、清蒸一共四种吃法。
一顿全鱼宴,让兄弟们吃的大呼过瘾。李承乾少有的喝了酒,还喝多了,最后是被人抬着走的。
如果只看宴席的画面,很难想象这是皇家的一群皇子,其中还掺杂着一个太子。
因为丧期还没过,年宴依旧是取消,只有一场皇亲之间的家宴。
子时的钟声敲响,李承乾带着李泰等人一起恭贺皇帝新年快乐,苏媛则带着一众王妃公主,恭贺皇后。
贞观十四年,结束了。
接下来,是贞观十五年。
太上皇丧期三年之内,国朝不得擅动刀兵。但是,不得擅动,不代表不能准备。
所以,当上元节也结束,朝廷恢复上班以后,最先从门下省送到尚书省的,就是兵部户部要在一年时间以内凑齐的装备。
“八牛弩一千五百架?投石机两千架?粮食一万石?煤炭两千万斤?棉被五万套?棉衣十万件?啧啧,老房好大的手笔啊!”
接到文书的第一时间,李承乾和杜如晦、杨师道就凑到了一起,暗自咋舌。文书上没有修改的字迹,说明房玄龄的这个制定,皇帝是同意的。
杜如晦道:“搁在以前,这会儿只是准备而已,过后肯定还要追加。房玄龄定的这么多,其实就是为了省事,免得像以前一样需要添油一般的供应边军。话说当初对战东突厥的时候,太子殿下就在军中,也知道对边军的供给有多艰难。”
听到杜如晦提起当初,到现在李承乾依旧觉得鼻腔里有血腥味,肚子里一股子羊肉的膻味就涌出来了。
对战东突厥的时候,真是要粮草没粮草,要供给没供给。黎达海组织起来的运输队,每次只能运送一部分的医护用品。而过年的时候运过去的一车好东西,像他堂堂太子也只能吃一次。剩下的,都要紧着病患供给或者是留给先锋营的人。
中原的补给送不到,就只能就地取材解决吃食的问题。时至今日,李靖依然拒绝有人讲东突厥战役的时候,提起以战养战、就粮于敌这样的字眼,谁提就跟谁急。在他看来,这一战纯粹是逼不得已才这么做的。
杨师道也看了一眼文书,捋捋胡须道:“这个煤炭,就要靠太子殿下解决了。辽东苦寒,没有燃料,遭殃的可不是陛下一个人,而是数万大军。至于器械之类,需要兵部跟军器监领命。最要命的应该就是长孙铁公鸡了,这一次的支出,就够他好一阵心疼的了。”
说完,杨师道就笑了起来。
李承乾点点头,叫来门口等候的小吏,说:“请户部尚书长孙无忌、兵部尚书侯君集、工部尚书李大亮,来尚书省议事。”
杜如晦惊讶的追加道:“兵部不用叫侯君集了,叫户部左侍郎赵子安来就是了。”
眼见小吏转身走了,李承乾惊讶的问杜如晦:“怎么就不叫侯君集了?兵部左侍郎还做不了这个主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