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帝出发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春耕结束,李治就被李泰给带走、窝藏起来了。
上官仪的行动,算是扣上了最后一环。
在李承乾看来,王家是把宝压在李治的身上,才会舍得把自家的闺女嫁给他的。
从世家一跃而成为外戚,对于王家而言,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容易翻身的?
当今的外戚,也就是长孙家,哪怕是在长孙无忌和皇后刻意的控制下,依旧是从一个小家族,变成了巨无霸。最明显的就是长孙无忌了,虽然他到现在都只是个户部尚书,只是挂了一个仆射的名,但是论及朝堂中谁最惹不得,那他毫无疑问会是首选,甚至还在房玄龄等人之上。
外戚自古以来就是帝王提防的对象,以王家的底蕴,一旦成了外戚,将会变得无比的棘手。也难怪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李治都没能收拾掉五姓,最后还是武则天办到了。
五月二十五,黄道吉日。但是,宫里却传出皇帝病重的消息,在整个长安提心吊胆了两天的时间以后,太子才出面发布太子教,言皇帝病重需要调养,特提前前往九成宫,朝政由他暂时掌管。
如果换个太子,百姓们没准儿还要吐槽一下,但是到了李承乾的身上,百姓们得知消息过把瘾以后,就归于平淡了。
太子管理朝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况且太子名声在外,他管理朝政,跟皇帝在位没什么区别。
而就在皇帝的御驾从朱雀大街驶出,转而前往九成宫的这一天,皇帝本人,事实上已经到了华州。确定战略以后,他就已经按耐不住自己想要离开皇宫的心思,以需要备战为由,提前出发。
皇帝这一走,半个朝堂都差点搬空。
武将只要是胳膊腿儿好使的,全部要跟随。文官方面,吏部尚书张亮,因为对高丽比较熟悉,被皇帝带走了。户部尚书长孙无忌,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也被皇帝拽走了。
程咬金带领换防的军队,北上丰州,最坏的情况,甚至做好了放弃北方广袤草原,固守关内道的准备。
尉迟恭亲自带队去了松州,提防的是吐蕃。于泰走后,苏定方兼任了高昌留守将军,全兵线收缩,准备固守高昌。
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发兵廓州,并将廓州提升成为了一个重要城池。在这里,不管哪个方向有变化,他们都能支援。尤其是他们的位置跟吐谷浑的精华地区遥遥相望,更是将他们看的死死的。
余下的将领,都聚拢在皇帝的身边,前往高丽,见证这场雪耻之战。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六月一日,大朝会召开的时候,整个武将一侧,就于泰一个人,孤零零的。
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张赟向前一步,扯着嗓子喊:“大朝会始,诸臣工跪拜!”
听到这个声音,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众大臣,纷纷跪倒行礼。
本来,对于太子,他们不需要行这样的礼节的,但是,这一次跟上一次不同。李承乾,不再是用自己的桌椅,而是真正的占据了皇帝的位置,坐在了龙椅之上。
这还是皇帝离开前,特意叮嘱李承乾的。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对朝堂百官形成威压,免得他不在,一些人就跳脱了。
李承乾尽量用平缓的语调道:“平身。”
等到所有官员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后,李承乾才翻开了一道折子,又看了一遍。
这道折子是房玄龄上的,主要记录了今天朝会应当讨论什么。
仔细看完第一条,李承乾才开口道:“户部左侍郎独孤博何在?”
底下的朝臣中,独孤博急忙起身出班,拱手道:“微臣在!”
“户部尚书赵公,随父皇离开了长安,所以,户部暂时由你担任户部尚书。第一批粮草军械已经起运,在保证辽东无失的情况下,其余各路兵马也不当薄待。去年岁入颇多,所以父皇离去以前,特别叮嘱各地官路的修建,不得停止。内外交加,赵公又不在,你们有信心不出一点差错吗?”
独孤博斩钉截铁道:“太子殿下放心,不管是内部建设还是边军的供给,出现差错,不用殿下斥责,微臣自己就没脸在这个位置上呆下去了。只是....”
迟疑了一下,独孤博还是开口了:“只是殿下,咱们官路的修建,还有两条运河的开挖,是不是先暂缓一下?历来有外战的时候,国内不加建设,是惯例。前朝这么干了,结果您也是知道的啊。”
房玄龄一步跨出,怒斥道:“独孤博,话不要说的这么难听。你的意思是,建设之余出兵,国朝必亡吗?”
独孤博顿时紧张起来,他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此时在朝堂之上,口出此等言语,有诅咒国朝的嫌疑,真要坐实了这个罪名,他真的担待不起啊!
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但是话已经说出口,独孤博也只能跪倒在地,惶恐万分。
御座之上的李承乾笑了笑,站起身说:“独孤博,你起来吧,孤赦你无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春耕结束,李治就被李泰给带走、窝藏起来了。
上官仪的行动,算是扣上了最后一环。
在李承乾看来,王家是把宝压在李治的身上,才会舍得把自家的闺女嫁给他的。
从世家一跃而成为外戚,对于王家而言,还有什么是比这个更容易翻身的?
当今的外戚,也就是长孙家,哪怕是在长孙无忌和皇后刻意的控制下,依旧是从一个小家族,变成了巨无霸。最明显的就是长孙无忌了,虽然他到现在都只是个户部尚书,只是挂了一个仆射的名,但是论及朝堂中谁最惹不得,那他毫无疑问会是首选,甚至还在房玄龄等人之上。
外戚自古以来就是帝王提防的对象,以王家的底蕴,一旦成了外戚,将会变得无比的棘手。也难怪原本的历史上,李世民李治都没能收拾掉五姓,最后还是武则天办到了。
五月二十五,黄道吉日。但是,宫里却传出皇帝病重的消息,在整个长安提心吊胆了两天的时间以后,太子才出面发布太子教,言皇帝病重需要调养,特提前前往九成宫,朝政由他暂时掌管。
如果换个太子,百姓们没准儿还要吐槽一下,但是到了李承乾的身上,百姓们得知消息过把瘾以后,就归于平淡了。
太子管理朝政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况且太子名声在外,他管理朝政,跟皇帝在位没什么区别。
而就在皇帝的御驾从朱雀大街驶出,转而前往九成宫的这一天,皇帝本人,事实上已经到了华州。确定战略以后,他就已经按耐不住自己想要离开皇宫的心思,以需要备战为由,提前出发。
皇帝这一走,半个朝堂都差点搬空。
武将只要是胳膊腿儿好使的,全部要跟随。文官方面,吏部尚书张亮,因为对高丽比较熟悉,被皇帝带走了。户部尚书长孙无忌,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也被皇帝拽走了。
程咬金带领换防的军队,北上丰州,最坏的情况,甚至做好了放弃北方广袤草原,固守关内道的准备。
尉迟恭亲自带队去了松州,提防的是吐蕃。于泰走后,苏定方兼任了高昌留守将军,全兵线收缩,准备固守高昌。
薛万均、薛万彻兄弟,发兵廓州,并将廓州提升成为了一个重要城池。在这里,不管哪个方向有变化,他们都能支援。尤其是他们的位置跟吐谷浑的精华地区遥遥相望,更是将他们看的死死的。
余下的将领,都聚拢在皇帝的身边,前往高丽,见证这场雪耻之战。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六月一日,大朝会召开的时候,整个武将一侧,就于泰一个人,孤零零的。
算算时间差不多了,张赟向前一步,扯着嗓子喊:“大朝会始,诸臣工跪拜!”
听到这个声音,以房玄龄、杜如晦为首的众大臣,纷纷跪倒行礼。
本来,对于太子,他们不需要行这样的礼节的,但是,这一次跟上一次不同。李承乾,不再是用自己的桌椅,而是真正的占据了皇帝的位置,坐在了龙椅之上。
这还是皇帝离开前,特意叮嘱李承乾的。因为只有这样做,才能对朝堂百官形成威压,免得他不在,一些人就跳脱了。
李承乾尽量用平缓的语调道:“平身。”
等到所有官员都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好后,李承乾才翻开了一道折子,又看了一遍。
这道折子是房玄龄上的,主要记录了今天朝会应当讨论什么。
仔细看完第一条,李承乾才开口道:“户部左侍郎独孤博何在?”
底下的朝臣中,独孤博急忙起身出班,拱手道:“微臣在!”
“户部尚书赵公,随父皇离开了长安,所以,户部暂时由你担任户部尚书。第一批粮草军械已经起运,在保证辽东无失的情况下,其余各路兵马也不当薄待。去年岁入颇多,所以父皇离去以前,特别叮嘱各地官路的修建,不得停止。内外交加,赵公又不在,你们有信心不出一点差错吗?”
独孤博斩钉截铁道:“太子殿下放心,不管是内部建设还是边军的供给,出现差错,不用殿下斥责,微臣自己就没脸在这个位置上呆下去了。只是....”
迟疑了一下,独孤博还是开口了:“只是殿下,咱们官路的修建,还有两条运河的开挖,是不是先暂缓一下?历来有外战的时候,国内不加建设,是惯例。前朝这么干了,结果您也是知道的啊。”
房玄龄一步跨出,怒斥道:“独孤博,话不要说的这么难听。你的意思是,建设之余出兵,国朝必亡吗?”
独孤博顿时紧张起来,他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此时在朝堂之上,口出此等言语,有诅咒国朝的嫌疑,真要坐实了这个罪名,他真的担待不起啊!
恨不得抽自己两个嘴巴子,但是话已经说出口,独孤博也只能跪倒在地,惶恐万分。
御座之上的李承乾笑了笑,站起身说:“独孤博,你起来吧,孤赦你无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