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送的温暖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考虑过多,陛下亲自调配你的位置,是你的荣幸。在中军,也好好表现,告诉别人,你可是我张士贵带出来的兵!”
张士贵很清楚,薛仁贵今日算是鲤鱼遇龙门了,今后的战场,只要不出意外,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能爬到他这个位置。
对于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小伙子,他现在,也只能提前拉拢一下。
不只是张士贵,长孙冲等人也凑了过来,揽着薛仁贵的肩膀就开始东扯西扯。
他们很清楚,一个未来的军中悍将就要出现了。此时不拉拢一下,更待何时?
长孙无忌见儿子没有因为被打脸而心存芥蒂,反而主动迎了上去,就知道儿子的养气功夫,已经够格了。
大家族的首领就是这样,因为个人的得失而影响家族的发展,绝对是不明智的。当然,他不知道,长孙冲也确实没有怨恨的情绪在。
就在一众年轻人挤成一团的时候,李世民带头把空间留给了他们。
走了没多远,李世民就对长孙无忌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跟薛仁贵一比,朕已经觉得自己老了。”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如今说这话,还为时过早吧。过个七八年,您再说这样的话,还差不多。反倒是微臣,昨天试着重新耍了一下刀,结果连个小士卒都不如了。”
李世民笑道:“玩不动刀就玩不动吧,朕叫你来,也不是让你上战场的。张俭,李绩,你们的儿子也来了吧。既然如此,那就把战场交给这些年轻人,我等缀后,且看看年轻一代,是否一样勇猛吧!”
听到皇帝的话,所有人都是拱手称诺。
看着四方兵力逐渐汇集的幽州城,李世民对于战争的到来,更是充满了期盼。
全国范围的兵力调动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更何况,为了检验一下兰州河州归顺胡人的忠心,李世民这一次西兵东调,就是要考验他们。就如同当日李世民对佛道两门说的那样,想要获得大唐的庇护,最起码你得对大唐做出贡献才行。
李泰研制出来的蒸汽船,早就送到了登州造船厂,现在东海舰队的船只,基本已经换上了蒸汽机。在保留原有船帆的情况下,就算蒸汽机临场掉链子,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之所以换上蒸汽机,所求不过是速度而已。
当兵力齐结,张亮和李孝恭就告辞离开。因为要渡海作战,在正式开战以前,他们还要让那些没有坐过船的士兵适应一下。当初太子和皇帝进攻高丽水军时,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将士水土不服的原因,才自减战力了。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总结。如果能提前让将士适应,张亮和李孝恭很难想象一支四万多战力强悍的军队,突然出现在高丽的西部土地上,高建武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边境在干什么,朝廷在军需品的要求上,基本就能猜测出来。在把一大批医学院调配的、应对晕船的药送走以后,李承乾就知道,边境的战争,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才翻开一份奏折,敲门声就响了起来,门外,张赟的声音响了起来:“殿下,房相杜相求见。”
“q....让他们进来吧。”
听到房玄龄和杜如晦来了,李承乾顿时无语起来。事情的起因就是杜如晦,这家伙在厚着脸皮,借口有事儿跟太子商议,跑到东宫来混了一顿午饭以后,就每天都会有“蹊跷”的奏折,需要再议。
而当杜如晦来了几天以后,房玄龄也跟着过来了。
现在,俩人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到了正午,就会跑东宫来,混一顿饭食以后再回家。
门开,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
房玄龄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折说:“太子殿下,松州的这份奏折,颇为蹊跷,尉迟恭也算是老将了,如何不知道皇命雷的轻重,如何能张口就讨要一个?”
杜如晦也拿出一份奏折说:“殿下,您的这份奏折,应该修改一下啊。程咬金可是出了名的能占能混,特别是军需中,还有青菜的字样,他是把兵部当成大棚了?”
看着俩人一本正经的样子,李承乾就无语万分。
叹息一声,李承乾也不解释吐蕃跟皇命雷之间的孽缘,也不解释丰州那边对于青菜的紧缺,直接说:“孤这里还有大批的奏折没有处理完呢,您二位就算要混一顿饭食,也得出点儿力不是?房相,这里的奏折都是你起草的,或者筛选后送过来的,应该知道轻重缓急。你来挑选一下,那些无关紧要的,直接发去门下省就是。杜相,您也别闲着,中等轻重的奏折,就交给你来批复了,孤就处理一些重要的。快些弄完,今天咱们吃火锅。”
被点破了想法,杜如晦和房玄龄都是一阵尴尬,但是混到他们这个位置,这个年纪,脸皮还是很厚的,也不解释,就帮着李承乾处理起来。
朝廷的奏折,不是所有的奏折,都是需要皇帝亲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考虑过多,陛下亲自调配你的位置,是你的荣幸。在中军,也好好表现,告诉别人,你可是我张士贵带出来的兵!”
张士贵很清楚,薛仁贵今日算是鲤鱼遇龙门了,今后的战场,只要不出意外,估计用不了几年,就能爬到他这个位置。
对于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小伙子,他现在,也只能提前拉拢一下。
不只是张士贵,长孙冲等人也凑了过来,揽着薛仁贵的肩膀就开始东扯西扯。
他们很清楚,一个未来的军中悍将就要出现了。此时不拉拢一下,更待何时?
长孙无忌见儿子没有因为被打脸而心存芥蒂,反而主动迎了上去,就知道儿子的养气功夫,已经够格了。
大家族的首领就是这样,因为个人的得失而影响家族的发展,绝对是不明智的。当然,他不知道,长孙冲也确实没有怨恨的情绪在。
就在一众年轻人挤成一团的时候,李世民带头把空间留给了他们。
走了没多远,李世民就对长孙无忌说:“长江后浪推前浪啊,跟薛仁贵一比,朕已经觉得自己老了。”
长孙无忌笑道:“陛下如今说这话,还为时过早吧。过个七八年,您再说这样的话,还差不多。反倒是微臣,昨天试着重新耍了一下刀,结果连个小士卒都不如了。”
李世民笑道:“玩不动刀就玩不动吧,朕叫你来,也不是让你上战场的。张俭,李绩,你们的儿子也来了吧。既然如此,那就把战场交给这些年轻人,我等缀后,且看看年轻一代,是否一样勇猛吧!”
听到皇帝的话,所有人都是拱手称诺。
看着四方兵力逐渐汇集的幽州城,李世民对于战争的到来,更是充满了期盼。
全国范围的兵力调动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更何况,为了检验一下兰州河州归顺胡人的忠心,李世民这一次西兵东调,就是要考验他们。就如同当日李世民对佛道两门说的那样,想要获得大唐的庇护,最起码你得对大唐做出贡献才行。
李泰研制出来的蒸汽船,早就送到了登州造船厂,现在东海舰队的船只,基本已经换上了蒸汽机。在保留原有船帆的情况下,就算蒸汽机临场掉链子,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之所以换上蒸汽机,所求不过是速度而已。
当兵力齐结,张亮和李孝恭就告辞离开。因为要渡海作战,在正式开战以前,他们还要让那些没有坐过船的士兵适应一下。当初太子和皇帝进攻高丽水军时,就是因为没有考虑到将士水土不服的原因,才自减战力了。
犯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总结。如果能提前让将士适应,张亮和李孝恭很难想象一支四万多战力强悍的军队,突然出现在高丽的西部土地上,高建武会是怎样一副表情。
边境在干什么,朝廷在军需品的要求上,基本就能猜测出来。在把一大批医学院调配的、应对晕船的药送走以后,李承乾就知道,边境的战争,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才翻开一份奏折,敲门声就响了起来,门外,张赟的声音响了起来:“殿下,房相杜相求见。”
“q....让他们进来吧。”
听到房玄龄和杜如晦来了,李承乾顿时无语起来。事情的起因就是杜如晦,这家伙在厚着脸皮,借口有事儿跟太子商议,跑到东宫来混了一顿午饭以后,就每天都会有“蹊跷”的奏折,需要再议。
而当杜如晦来了几天以后,房玄龄也跟着过来了。
现在,俩人都养成了一个习惯,只要到了正午,就会跑东宫来,混一顿饭食以后再回家。
门开,杜如晦和房玄龄一脸严肃的走了进来。
房玄龄从袖子里拿出一份奏折说:“太子殿下,松州的这份奏折,颇为蹊跷,尉迟恭也算是老将了,如何不知道皇命雷的轻重,如何能张口就讨要一个?”
杜如晦也拿出一份奏折说:“殿下,您的这份奏折,应该修改一下啊。程咬金可是出了名的能占能混,特别是军需中,还有青菜的字样,他是把兵部当成大棚了?”
看着俩人一本正经的样子,李承乾就无语万分。
叹息一声,李承乾也不解释吐蕃跟皇命雷之间的孽缘,也不解释丰州那边对于青菜的紧缺,直接说:“孤这里还有大批的奏折没有处理完呢,您二位就算要混一顿饭食,也得出点儿力不是?房相,这里的奏折都是你起草的,或者筛选后送过来的,应该知道轻重缓急。你来挑选一下,那些无关紧要的,直接发去门下省就是。杜相,您也别闲着,中等轻重的奏折,就交给你来批复了,孤就处理一些重要的。快些弄完,今天咱们吃火锅。”
被点破了想法,杜如晦和房玄龄都是一阵尴尬,但是混到他们这个位置,这个年纪,脸皮还是很厚的,也不解释,就帮着李承乾处理起来。
朝廷的奏折,不是所有的奏折,都是需要皇帝亲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