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 你就不想....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李承乾故意把兕子递给了老爹,帮衬道:“您就别吓他了,刚刚在两仪门前碰到的时候,他后悔的都要哭出来了。”
李愔赶紧说:“父皇,皇兄已经跟儿臣讲明了其中的利害,是儿臣狼心狗肺的不知道您的好意,还请父皇责罚。”
抱着兕子,李世民紧锁的眉头立刻就舒展开了,从一边拿来一根拄杖,在李愔的肩膀上敲了敲说:“还知道自己狼心狗肺啊,不过,朕也不罚你,你带领岭南微薄的兵力,就能在真腊等国接连战胜,甚至在战场上亲自射杀真腊两个王子,这都是功劳。
你皇兄可怜你封地太少,这是故意给你机会立功,你得明白你皇兄的好心。当初你在封地胡作非为,导致朝中好多官员对你都很有成见,这次,你立下功劳,也算改善了他们对你的看法。否则,朕就算是想要封赏你,都会有阻力。”
李愔点点头,转过身子对李承乾拱手说:“皇兄的恩泽,臣弟铭记在心。”
见李愔态度很好,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说:“李恪要把封地换到云州那边几年,你们的母妃,困居皇宫多年,所以朕才把你的封地换到了汉中。你到汉中就藩的时候,把你母妃带上吧,也带她好好玩一圈儿。”
李愔赶紧磕头说:“多谢父皇恩典!”
“起来吧,去看你母妃去吧。”
李愔这才起来,兴奋的离开了两仪殿。对各路藩王而言,能够把母妃接出宫亲自侍奉,是最高级别的奖赏,这个,甚至比增加他的封地,还要让他高兴。
当然,这是对于孝顺的人而言。而李愔,毫无疑问是很孝顺的。
知道李承乾过来有话要说,长孙就从皇帝怀里接过兕子,抱着去了那个花棚,把空间留给了父子俩。
拿着拄杖,李世民费力的站了起来。尽管两次摇摇欲坠的样子,李承乾还是没有上去搀扶。
拄着拄杖,李世民走到书桌边,拿起了李承乾的奏折说:“你今天来,是要跟朕说说府兵制度改革的事情吧。”
李承乾点点头,端着茶壶过去,倒了两杯茶说:“是啊,现在各路大军已经回国,只有少量需要戍守或者镇压当地的军队还在外。北海那里,寒冬一过,李恪半年之内,估计就能取得胜利,再立一地标天枢。
等北路的军队也回国,就是进行府兵制度改革最适合的时期。刚结束大战,好多府兵经历了战火的历练,还保持着战力。这样组织成常备兵力以后,就算突发情况,咱们也不比手忙脚乱的。”
李世民笑了笑说:“府兵制度,终究是有它的优点的,能节省朝廷的开支,这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对皇权而言,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各路府兵闲时务农,战时才会参军,领兵作战的将领不同,就不会形成自己的兵权圈子。
如果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变革,一地将领,很容易就能获得当地兵力的拥簇,到时候这些人如果心生谋反之心,可怎么办?”
李承乾笑道:“国家安定下来,谁敢闲着没事的造反?百姓安居乐业之下,任何造反,都是逆流而行,就算有人心生谋反之意,也会被整个大唐围攻而亡。再说了,除了军务司马以外,儿臣不是写明了,要给各个军队派驻军政司马,专门负责监管军队的思想问题嘛。”
回忆了一下,李世民对这个安排也觉得很不错,点了点头。
喝了一口茶,李世民笑道:“现在朝堂是你执政,朕给李愔下一道圣旨,房玄龄那老匹夫还把圣旨送到了你那里,加盖太子玺印以后,才算生效。现在看来,朕的传国玉玺,反而没你的太子玺印正式了。
现在就咱们父子俩,所以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的,说说,朕现在身体很差,也不怎么管事儿了,却还把控着皇位不放,你就不来气?有没有想过把朕踹下去?”
搬来一把椅子坐下,李承乾笑道:“什么来气不来气的,当皇帝又如何?继续当太子又如何?说到底,儿臣对皇位还真没那么多的渴望。对儿臣而言,当上皇帝,就是名正言顺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就像这一次的府兵改革,就算您不答应,儿臣也不会觉得生气什么的。最多偷偷骂您两句鼠目寸光,等自己上位以后,再实施罢了。眼下,大唐通过这一战,奠定了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就算是再出现吐谷浑、薛延陀那样愚蠢的国家,也不敢对大唐有什么分非之想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算短时间府兵制度不变化,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不如说,府兵改革,来自大唐民间府兵的抗拒,才是最需要担心的问题。”
见李承乾有意的把话题引开的意思,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又掰了回来:“少打岔,朕现在不担心府兵改革的问题,朕问你,你就没想过把朕弄下来?”
李承乾苦笑道:“您真是纠缠不休啊,好吧,儿臣实话实说。”
“有!”
第(3/3)页
李承乾故意把兕子递给了老爹,帮衬道:“您就别吓他了,刚刚在两仪门前碰到的时候,他后悔的都要哭出来了。”
李愔赶紧说:“父皇,皇兄已经跟儿臣讲明了其中的利害,是儿臣狼心狗肺的不知道您的好意,还请父皇责罚。”
抱着兕子,李世民紧锁的眉头立刻就舒展开了,从一边拿来一根拄杖,在李愔的肩膀上敲了敲说:“还知道自己狼心狗肺啊,不过,朕也不罚你,你带领岭南微薄的兵力,就能在真腊等国接连战胜,甚至在战场上亲自射杀真腊两个王子,这都是功劳。
你皇兄可怜你封地太少,这是故意给你机会立功,你得明白你皇兄的好心。当初你在封地胡作非为,导致朝中好多官员对你都很有成见,这次,你立下功劳,也算改善了他们对你的看法。否则,朕就算是想要封赏你,都会有阻力。”
李愔点点头,转过身子对李承乾拱手说:“皇兄的恩泽,臣弟铭记在心。”
见李愔态度很好,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说:“李恪要把封地换到云州那边几年,你们的母妃,困居皇宫多年,所以朕才把你的封地换到了汉中。你到汉中就藩的时候,把你母妃带上吧,也带她好好玩一圈儿。”
李愔赶紧磕头说:“多谢父皇恩典!”
“起来吧,去看你母妃去吧。”
李愔这才起来,兴奋的离开了两仪殿。对各路藩王而言,能够把母妃接出宫亲自侍奉,是最高级别的奖赏,这个,甚至比增加他的封地,还要让他高兴。
当然,这是对于孝顺的人而言。而李愔,毫无疑问是很孝顺的。
知道李承乾过来有话要说,长孙就从皇帝怀里接过兕子,抱着去了那个花棚,把空间留给了父子俩。
拿着拄杖,李世民费力的站了起来。尽管两次摇摇欲坠的样子,李承乾还是没有上去搀扶。
拄着拄杖,李世民走到书桌边,拿起了李承乾的奏折说:“你今天来,是要跟朕说说府兵制度改革的事情吧。”
李承乾点点头,端着茶壶过去,倒了两杯茶说:“是啊,现在各路大军已经回国,只有少量需要戍守或者镇压当地的军队还在外。北海那里,寒冬一过,李恪半年之内,估计就能取得胜利,再立一地标天枢。
等北路的军队也回国,就是进行府兵制度改革最适合的时期。刚结束大战,好多府兵经历了战火的历练,还保持着战力。这样组织成常备兵力以后,就算突发情况,咱们也不比手忙脚乱的。”
李世民笑了笑说:“府兵制度,终究是有它的优点的,能节省朝廷的开支,这不过是其中之一而已。对皇权而言,它最大的优点就是,各路府兵闲时务农,战时才会参军,领兵作战的将领不同,就不会形成自己的兵权圈子。
如果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变革,一地将领,很容易就能获得当地兵力的拥簇,到时候这些人如果心生谋反之心,可怎么办?”
李承乾笑道:“国家安定下来,谁敢闲着没事的造反?百姓安居乐业之下,任何造反,都是逆流而行,就算有人心生谋反之意,也会被整个大唐围攻而亡。再说了,除了军务司马以外,儿臣不是写明了,要给各个军队派驻军政司马,专门负责监管军队的思想问题嘛。”
回忆了一下,李世民对这个安排也觉得很不错,点了点头。
喝了一口茶,李世民笑道:“现在朝堂是你执政,朕给李愔下一道圣旨,房玄龄那老匹夫还把圣旨送到了你那里,加盖太子玺印以后,才算生效。现在看来,朕的传国玉玺,反而没你的太子玺印正式了。
现在就咱们父子俩,所以也没必要遮遮掩掩的,说说,朕现在身体很差,也不怎么管事儿了,却还把控着皇位不放,你就不来气?有没有想过把朕踹下去?”
搬来一把椅子坐下,李承乾笑道:“什么来气不来气的,当皇帝又如何?继续当太子又如何?说到底,儿臣对皇位还真没那么多的渴望。对儿臣而言,当上皇帝,就是名正言顺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已。
就像这一次的府兵改革,就算您不答应,儿臣也不会觉得生气什么的。最多偷偷骂您两句鼠目寸光,等自己上位以后,再实施罢了。眼下,大唐通过这一战,奠定了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就算是再出现吐谷浑、薛延陀那样愚蠢的国家,也不敢对大唐有什么分非之想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就算短时间府兵制度不变化,也没什么可以担心的。不如说,府兵改革,来自大唐民间府兵的抗拒,才是最需要担心的问题。”
见李承乾有意的把话题引开的意思,李世民毫不犹豫的又掰了回来:“少打岔,朕现在不担心府兵改革的问题,朕问你,你就没想过把朕弄下来?”
李承乾苦笑道:“您真是纠缠不休啊,好吧,儿臣实话实说。”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