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大明恶贼赵期昌张祖娥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65章 停不下来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抚平心绪,赵期昌又去旁的地方与人聊新一年的事情,看看对方态度,如果可以,就先进行小范围的试探性合作。

也不要将士绅这个集体想的多高大上,说的粗浅一点多是一帮思想保守的地主,或者有几处小产业过日的体面人家。小说中西门庆这个人物算起来,论产业能爆八成左右的士绅。说的笼统一点,士绅乡贤集团,与寻常市民、村民比起来,他们受到的教育更规范,教育方面对其他阶层有压倒性的优势,牢牢掌控着对当代舆论掌控权,及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文字记录权。

而有一点很明确,地主家也没有余粮,真不是一句戏言。教育、科考事关前程,自然竞争大,投入也就不能不高。所以,夸张一点的说,士绅集团九成人家都日子紧巴巴,维持着表面的光鲜、体面。

所以别看捕倭军不大,正规军饷就免税额度、补助粮两种,还要靠缴获的贼赃,或干一些不上台面的事情才能补充所需的军备用度。

可就这么点军备,不过三千多人的补充额度,却是登州各处眼红的东西。对于大规模的工业,赵期昌不清楚周围士绅怎么个看法,可他很清楚手工业竞争力有多大。

手工业的生存首先是供求关系,发展过程中四个环节也简单,首先是你要有富余的人力,其次是技术,再次是原材料,最后就是把制成品卖出去。

士绅家庭日子紧巴巴,不是他们收入不行,而是收入与支出大致持平,很难攒下家当。相较于平民,他们多拥有土地、佃户、奴仆,自然不缺人力,士绅之家要搞技术也不难,也有钱凑够前期所需的原材料。

那么想要靠这些现有资源挣钱,就差最后一个环节,那就是把制造的东西卖出去。

这是个寻常农户男的农忙时种地,农闲时打工;而女丁农忙时搭把手,其他时间就在家里纺织,往往很多家庭全靠那么一架纺机过日子。家庭纺织,这就是最简单的手工业单位。

而江南那边,更发展成男丁专司农耕、打工,女的只管在家纺织。因为纺织挣来的钱,远比地里收入的多。尤其是苏沪重税的两府来说,家庭收入里,地里收入的是口粮,纺织的收入是抵税用的。这地方一亩地,收五六石税的事情都有。

最夸张的就是一户人家在明初时得罪朱元璋太狠,家里就四分地,却要子子孙孙,世世代代年年必须缴纳六石多的税!

以苏沪的土地高产,这六石相当于四分地年产量的四倍!而六石,相当于张祖娥名下水田一亩年产量的两倍、三倍!

这苦逼的一家子怎么过日子,那就是他们这家人的事情了,也是当地衙门历代官员头疼的事情。

最后,再重复一遍,这年代收税不看收入多少,先看土地属性,再看土地面积。这种极端不合理、满是漏洞可钻的税制造成的一系列麻烦,后面再说。

基本上,一家一户所需要的吃穿,都能在家庭这个单位里得到解决,因为勤劳、节约对外需求不大;一些事情单个家庭解决不了,上面还有宗族、乡邻相互扶持,基本上一个村子,除了婚姻对外有需求外,再很难产生别的需求。

因为特有的勤劳、节约,小农经济能算是独有国情,衍生出来的是户口制度;与之对应的是算是庄园经济,都是保守自足思想。而庄园经济,比小农经济要脆弱的多,因为不够勤劳、不够节约。

关键就是节约,你节约,那让生产资本怎么过日子!

这就是小农经济的稳固性,太稳定所以呈现惰性,导致手工业发展缓慢。问题就出在销售方面,你生产出来没人买,那还生产什么?

只要有稳定的市场可以吃掉产品,那士绅能搞起来的手工业就能发展。手工业发展到一定地步,出现效率更高的水利机械,为了利

(本章未完,请翻页)